3種方式讓你維持高度信心的生活品質
- 發布日期:
- 資料來源: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
你是否害怕被拒絕、擔憂失敗、憂心失去自我呢?
你是不是也想用自己的方式,展現耀眼的一面,用自信的笑容開啟每一天呢?
讓我們改變生活方式,提升生活品質,讓自己成為更有信心的人吧!
1.做自己想法的主人
你知道每天會有多少想法在腦中轉呢?根據研究發現,答案是:約6萬個!
其中的80%為負面又煩人的想法。這樣的想法,使你自我折磨,負面對話不斷在大腦中盤旋,成為自我實現預言。一旦你相信自己不夠好,就會導致更多負面批評,且不斷在腦海中循環。
自信生活的唯一途徑就是開始相信自己!你需要成為思想的主人,當腦海中出現負面或消極想法時,你需要有所意識,並且思考:我該如何讓今天過得更好。
不斷練習正向思考方式,會讓你擁有更多積極的想法喔!
2.透過身體傳遞力量
什麼力量讓消防員進入火燒的建築物中?什麼動力讓你走進老闆辦公室,要求你應得的薪資與福利呢?答案就是:信心!
從事上述行動,會讓人感到不安。很多人認為信心只是一場精神遊戲,不過,信心的確能讓你付諸行動。相信自己的身體有一股強大的力量,但前提在於,你必須有信心地過生活。當你穿越無數未知的挑戰,信心到達一定水準時,你便能聽到來自身體的聲音:行動吧!
多數人濫用身體功能如同擁有負面想法一樣多,時常睡眠不足、不良飲食習慣,及久坐不動的生活方式,都是源於身體功能的缺乏。
假設你有兩個朋友,一位每天過著豐富又積極的生活,另一位則多數時間都攬在沙發上,你覺得誰能有更多信心採取積極的行動呢?
當心靈與身體一起努力,你可以追求到最高境界的潛力。所以,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吧,讓健康的身心帶領你實現更多夢想!
3.相信過程
信心不僅止於心態和行動上,其中還包含信任的特質,也就是說:你必須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你能在過程中實現目標,相信自己能完成任務!
在未知或不確定的情境中,多數人會因為不信任自己而選擇放棄,或認為自己能力不足而自我阻止目標的達成。
自信的人能過著很好的生活,是因為他們放下了無法控制的事物。他們相信自己只能控制自己的行為,無法完全掌握外界未知的環境。因此,無論被擊倒多少次,他們仍願意採取行動,直到實現自己的期望。
將這三種方式應用於生活中,你能夠獲得信心,讓平淡的生活更加耀眼。
面對逆境,希望你也能擁有信心與勇氣,勇往直前,朝夢想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