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壓力下做出決定
- 發布日期:
- 資料來源: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
由於生活和社會的本質,我們經常被迫在壓力下做出最重要的決定。無論這種壓力是因缺乏時間、情感脅迫還是其他因素造成的,這些都不是做出可靠決策的最佳狀態。如果沒辦法轉變成客觀心態──或者至少有一個客觀地處理決定的流程──那麼你可能會做出一個在未來的幾年裡會影響你的糟糕決定。
我所做的每個重要的決定都是在必要性和各種壓力下完成,這給了我機會訂定一個可以獨立完成的流程。你永遠無法消除來自情緒和形勢的所有成見。主觀是人類的本質之一。但你可以通過使用可靠的流程,來最大限度地減少這種偏差,並充分利用糟糕的情況。例如以下:
1.了解情況
知識就是力量。你越瞭解這個決定和它所承擔的一切,你就越能做出一個好的決定。首先,把研究技巧運用在研究相關的材料上,研究它,直到你非常熟稔。
採用各種研究方法。不要依賴傳聞的證據,例如朋友意見,而是取得證據,這很重要。不容懷疑的資訊很重要,有些人會說這是最重要的,但還需要加上「有經驗者」的意見,才是最好的。這有助於降低媒體被市場行銷者或既得利益者操縱,讓偏見影響客觀訊息。
你想知道大局,就需要知道細節,不要遺漏它。
2.了解結果
資訊的確定,你必須著手預測暫時的波動。你無法知道未來,但知識的收集將有助於你更接近。根據你所掌握的各種選擇的結果,做出最佳的預測。短期影響是什麼?長期影響是什麼?我的決定會影響他人的生活?如何影響?
這些細節太容易被捲入你的決定,你最終的選擇可能受小因素或短期影響。在大量研究後,你的決策質量會受訊息的熟捻度影響,導致做出盲目的選擇。因此最重要的是定時再審視每個決定,如一周、一個月、年。這有助於你重新檢視觀點。
3.客觀諮詢
與客觀的人交談,這人不是你的朋友,是幫助你做決定的專家或知識淵博的人。第一步研究是找出所有既存資訊。它會是靜態的訊息,非根據你的情況調整的,因為它只是個描述。而客觀的專家可以依你的情況,不受情感影響,建議出最佳的行動方針。
但專家客觀的建議也不盡然會是最好的。還是會存有主觀性問題。如果你覺得你不能接受他們的建議,或者不符你的核心價值觀和信念,即使如此,去諮詢建議這件事,本身並不愚蠢。你可以試著從建議方法中找下個可行的建議,或再去尋求第二個專家的意見。
4.承諾
在壓力下,困難的決定和決定需要做的事情,並不只是因為在一開始就很難做到。這是因為很難承諾。如果你已有一個可遵循且完善的流程來確定最佳的行動方針,而你所獲得的建議是合理的建議,那麼最佳的行動方針現在就應該清楚了。
這並不意味著這是最容易的行動方針。最好的行動方針很少是最容易的。當你做出最終決策時,一定要保證,並承諾。一旦情況允許,就開始執行,因為當你邁出了第一步,就不會再躊躇不前。
我們剛邁入新的一年,充滿不確定。現在正是許多人想要改變生活並作出重大決定的時候,我們也生活在一個面臨比過去幾年更艱難的時代。因此,提出一個處理這些事情的方法似乎是恰當的,希望能幫助你渡過難關。
決策流程的每一步,都不可能如流程圖一樣的完美。當世界讓你感到困惑的時候,這將是最佳選擇,但每個決定所帶來的情況都會因此而變化太大。在許多不同情況下,我們只能以充分靈活的方式處理原則,來幫助自己完成事情。而它們是可靠的原則,並遵循正確的、更精細的步驟來展現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