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瞎忙」還是「有效率」的人呢?|董氏基金會華文心理健康網

主意境區

你是「瞎忙」還是「有效率」的人呢?

在現代高速且地球村的世代中,「忙碌」成為一種社會價值。如果我們生活很忙碌,似乎意味著我們是重要的、成功的、有價值的,「忙碌」成為無法將某些事情完成的最佳藉口。

忙碌使我們變得懶惰,有多少次你用忙碌當作藉口,拖延原本該完成的任務呢?

每個人都想擁有成功的人生,但你知道該如何提升「生產率」嗎?

很多專業人士都回答他們總因有許多要事必須處理,而非常忙碌。但若進一步詢問他們處理各種活動的「效率」,則會發現他們因為各種理由拖延而使他們並未真正參與在活動其中。

究竟瞎忙與效率有何差異呢?

根據2009年史丹佛大學一項研究發現,在一些不同任務範圍中,一次只處理一件事的人效率高過於一心多用者。此外,研究也顯示,即使要求一心多用者將焦點放在單一活動中,他們仍處於低效率的狀態。這意味時常一心多用者,會造成長期的大腦混亂。

透過以下三個問題,知道自己是個「瞎忙」還是「高生產率」的人:

1.你的待辦清單有多少內容呢

如果你每天有一堆待辦事項列表,總是覺得很忙碌,卻還是無法將事情做完,那你可能需要檢視一下待辦事項的內容。有效率的人會選擇要處理的任務,並規劃好時間,這樣可以使待辦事項內容減少,並在一天結束時也能有效完成應完成的事項。

2.你做事有優先次序嗎?

瞎忙的人將焦點集中在所有活動中,但有生產力的人,只會將焦點集中在重要的任務上。因為有效率的人知道哪些活動是最重要的,必須優先處理力,運用正確的時間與資源完成任務,往往能達到最好的成效。因此,你需要常常詢問自己為什麼選擇現在正在進行的任務,為什麼需要優先進行。透過如此簡單的反思,幫助自己成為有效率的人。

3.你有追蹤你的進展嗎?

如果你是個忙碌的人,你一定會覺得自己在一天內完成許多任務,如果有個任務只須要花五步驟完成,而你卻花20個步驟才完成,足以證明你並非用最有效率的方式執行。

有效率的人在執行每個任務時都有明確的步驟與目標,讓自己可以追蹤、評估與計畫該項任務的目標與期限,使完成任務後有所成效。

每個人從忙碌到成為有效率的人,都有一個過渡期,你必須對自己誠實,問問自己為什麼總是那麼忙碌?當你過著忙碌生活的同時,別人是如何看待你呢?你的忙碌與效率是如何影響你的成功呢?

如果你想成為有效率的人,必須先了解這些問題,並從中做調整,才能真正從忙碌轉變成有生產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