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老闆就該這樣做!員工的身心健康是企業的第一考量!|董氏基金會華文心理健康網

主意境區

好老闆就該這樣做!員工的身心健康是企業的第一考量!


圖/pexels

 

該如何提供員工健康的工作場所呢?

一、促進健康習慣

根據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DC)報告顯示,美國雇主每年平均花費於員工因病曠職上的成本高達2258億美元!

但要求員工抱病上班對企業沒有任何好處,CDC建議企業直接鼓勵員工建立良好生活習慣,例如:在辦公室提供健康的食物、鼓勵員工攝取均衡飲食,或每年提供員工注射流感疫苗、量血壓等福利,甚至可以舉辦健康社團或活動,鼓勵員工一起從事公益活動、設立球隊,讓員工有良好的人際交流與紓壓習慣。

若你從事高勞動性質的工作,可以確保員工在安全守則及紓適溫度的情境下工作,避免員工因故受傷或中暑。員工的安全是第一優先考量,如果因為工作環境讓員工受傷,不僅使公司減少勞動力、增加醫療支出,還可能需要花訴訟費用。

別忘了提供員工請病假的福利,鼓勵員工在身體不適時可以使用,為員工創造支持性的工作環境,相信員工能為企業提高生產力!

二、鼓勵員工上班時起身活動

多數上班族都處於久坐狀態,幫員工購買站立式辦公桌並非一個好方式,員工無論站著或坐著工作,都會增加肌肉骨骼及相關疾病的風險。根據澳洲一項研究發現,坐立一段時間後應起身活動,讓身心休息一下。研究發現,這樣的方式可以減輕工作中久坐的傷害!鼓勵員工上班過程,可以離開座位,到處走走,可以保護員工免於受到職業傷害、提升其專注力。

三、支持員工心理健康

員工擁有良好的心理健康與良好的身體健康同等重要!

當員工處於高壓狀態,會降低其工作滿意度及生產率!但壓力並非唯一影響心理健康的因素,若員工患有精神疾患或情緒困擾(憂鬱症、躁鬱症等),可能需要時常請假,甚至需要離職。

企業主可以提供員工心理健康保健相關福利(例如:提供諮詢專線、特約心理師等),並於公司內部倡導員工提高心理健康觀念與自我照顧意識,將有情緒困擾、精神疾病的員工與身體疾患的員工一視同仁,若有必要,可以讓他們休息或減少工作量!根據PricewaterhouseCoopers(PwC)一份2014年投資回報率分析發現,若企業為員工心理健康投資一美元,可回收2.3美元的獲利。

身為企業主的你,除了在乎公司的營收,也需要時時關懷員工的身心健康,

當員工擁有健康又快樂的工作環境,企業也會跟著獲利,

不但能減少員工因生病或不想工作而請假的成本,還能提高每位員工的工作效率唷!

 

也歡迎參考董氏基金會推出的企業紓壓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