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宗教觀點-佛光山|董氏基金會華文心理健康網

主意境區

不同宗教觀點-佛光山

看看佛光山怎麼說

佛光山都監院院長 慧傳法師

 

今天我們共同在這探討憂鬱與自殺的問題是很沉重的,但如果不好好的防止,人命、經濟等損失是很難承擔的。我們認為現代人從小就被教育成要獲得的多、但卻施捨的少,教育成要從外獲得東西而非施捨出去,也缺乏教育內心富足的方法,所以一旦當得不到,憂鬱就找上門。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應該怎麼辦呢? 有兩方面:

第一,從個人方面,要能培養知足常樂的觀念。上個月,高雄縣的傑出媽媽中,有個媽媽的孩子全身長滿水泡,總是好了又長,反覆如此。媽媽照顧了孩子二、三十年從不放棄,且先生還患有精神疾病,而婆婆非但不感激她,卻還不斷打壓、怒罵、欺壓她。然而,這位媽媽在這樣的狀況下始終沒有放棄人生希望,還撥出多餘時間為社會公益盡自己的一份心力。

我常拿這個媽媽的精神來與一般手腳健全的人分享,別人這樣辛苦都有辦法度過,我們這樣又算的上什麼,也就是知足常樂的心才能讓我們把心慢慢放下。我們要懂得懷抱希望,要懂得學習放下,透過誦經拜佛、抄經都是很有幫助的,當然轉變念頭也是很重要的。 另外,我們鼓勵大家要能參與活動,要能實踐三好:能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如此,自然而然的在人我紛爭中就能有良好互動。

第二,從社會大眾方面,親切的笑容很重要。曾經有個經驗,當我弘法結束後,有個記者跑來問我「你今天到底在談什麼?」,我說我在說佛法的看法,他說他都聽不懂,是因為報社要他來採訪才不得不來,但讓他相當好奇的是為什麼這一個多小時的講述中,我都能保有快樂的笑容?秘訣是什麼?他又說,兩週前他得了憂鬱症,正不知道該怎麼辦,然後,發現人家可以那麼快樂,我為何要這麼痛苦呢,因而,他開始改變自己的想法。

此外,親朋的支持、媒體的節制、政治的清明都是很重要的。很多事情是因為媒體、政治而惹起人們煩躁的心,人們受不了了才產生憂鬱、躁鬱。在自殺方面,我們常常說到殺生是犯戒的行為,即使是殺自己不是殺別人都仍犯戒,既然是犯戒就不能做,再壞的事情都能有它解決的方法,所以要以忍為例,衝動時要慢三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