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後老闆還是line不停?工作生活仍可達平衡?!
- 發布日期:
- 資料來源: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
凱特是一名創業公司的經理,她常因為勤奮工作而感覺錯失生活,因此當非工作時間,她試圖關閉「工作模式」享受與家人、朋友相處的時間,但她卻始終沒有獲得正能量…
你也有跟凱特一樣的煩惱嗎?覺得將「工作」與「生活」分開,應該就能達到平衡,但為什麼反而帶來不良的結果呢?
工作與生活平衡的魔咒
若試圖將工作與生活兩者的時間清楚分割,你其實是無意中在分裂自己!
當我們將「工作」與「生活」擺在一起看時,會無意識僅以「工作」或「生活」的角度思考,被迫選擇其中一者,而犧牲另一個。在此框架下,一方的收益總造成另一者的損失。
因此,當我們開始「工作」時,感覺像失去了生活。「工作」被視為一種邪惡的存在,我們必須忍受到工作時間結束。如果你將與工作有關的一切事物都視為消極和痛苦的,你的「生活」會變得緊張,無法達到平衡!
儘管沒有工作是完美的,任何工作,都會有估躁乏味,但在一定的程度上尋求工作中新的愉悅感,讓工作與生活達到平衡是可能的。
打破魔咒唯一途徑
真正的目標是在整個生命中平均分配正(+)與負(-)。
若在工作中都是負面的,非工作狀態下是積極正向的,工作績效將受到負面影響。這樣的人會仰賴快樂的非工作時間,但因為沒有真正面對工作中的問題,因而無法真正快樂。
不幸的是,如果這些人仍然將工作與生活完全切割,那麼所有負面情緒會在非工作時段爆發,人際關係與健康都會受負面影響。
若你是這樣的人,恭喜你是少數幸運的人!
對於其他95%的人而言,提供大家解決工作與生活平衡的方法:統合自我意識!
當你這樣做時,你會拆解「工作」與「生活」兩者的競爭關係,你不再只將工作標記為痛苦,將生活貼上享受的標籤。積極的能量將在生活中流動。
為了統合自我意識,你該問問自己:為什麼在工作與生活中,我做了這些事?
當你回答這個問題時,會促使自己有一個未來藍圖,直接關係到「你是誰」和「你關心哪些事」。
現在來檢視一下你的工作與生活,是否不再只是平衡,而且還是「對等」的關係:
1.工作中有些面向並非痛苦的:重新檢視工作所有面向,你會發現自己所關切的部分會是正向且積極的。例如:你是個富有創造力的人,你將會發現每日的工作中,都能找到展現自己長才的機會。
2.想想你在「工作」與「生活」中都很關心的事:你的價值觀會存在於所有的行為、互動中!假使你很在乎與朋友的情誼,在工作中你也可以和同事建立良好的關係。
3.在「工作」與「生活」中所做的,可以相互強化:舉例來說,如果你是個喜愛社交、交友廣闊的人,在工作中你也能與客戶、同事建立良好的關係,而你在工作中所學習到的技巧,同時能運用於生活中。
沒有痛苦魔咒的生活
工作與生活從「平衡」轉換成「對等」的觀念,這可以讓你應付當前的每個狀況。它可以讓你清楚知道目前在工作中有哪些問題,你可以藉此思考自己消極的原因,提醒自己為什麼要這麼做,並調整工作方式。
如果你很不喜歡自己的工作,你仍可以忍受現況直到找到新工作。你可能會討厭自己的工作,但你希望自己能夠為家庭付出,提供給家人好的生活,因此你還是會有工作的動力
又或者你是一個工作狂,你過去被認為工作與生活從「平衡」轉換成「對等」的觀念,這可以讓你應付當前的每個狀況。它可以讓你清楚知道目前在工作中有哪些問題,你可以藉此思考自己消極的原因,提醒自己為什麼要這麼做,並調整工作方式。
如果你很不喜歡自己的工作,你仍可以忍受現況直到找到新工作。你可能會討厭自己的工作,但你希望自己能夠為家庭付出,提供給家人好的生活,因此你還是會有工作的動力。
又或者你是一個工作狂,你過去被認為犧牲很多娛樂、與家人相處等喘息的時間,但實際上你有很多支持系統,在工作與生活中相互增強,讓你擁有全方位的工作與生活。
現代人生活忙碌,即便下班後還是有可能因為老闆的line或Email而無法完全脫離工作狀態,但並不代表我們就無法讓生活達到平衡。
工作與生活中,都有我們討厭及享受的層面,
釐清自己覺得重要的事,將工作與生活結合,你也可以讓生活維持在平衡的狀態。犧牲很多娛樂、與家人相處等喘息的時間,但實際上你有很多支持系統,在工作與生活中相互增強,讓你擁有全方位的工作與生活。
現代人生活忙碌,即便下班後還是有可能因為老闆的line或Email而無法完全脫離工作狀態,但並不代表我們就無法讓生活達到平衡。
工作與生活中,都有我們討厭及享受的層面,
釐清自己覺得重要的事,將工作與生活結合,你也可以讓生活維持在平衡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