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五招,心理健康一把罩
- 發布日期:
- 資料來源: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
處在資訊爆炸、步調快速的時代中,我們需要多元的思維與應變能力適應生活。因此,照顧自己成為一件重要的事!擁有健康的身心,才有能力執行每個任務,讓自己維持在最佳狀態。
以下提供大家五個技巧,促進我們的心理健康:
1.選擇健康
吃零食可以緩解飢餓感,但攝取簡單又健康的食物,反而能幫助你提高專注力!營養師建議,攝取豐富蛋白質、纖維質、血糖指數較低的食物(例如:新鮮蔬果、堅果),有助於調節食慾與消化能力。你可以訓練自己在中午吃水果,取代吃薯條的習慣,透過這樣的方式訓練大腦習慣這樣的飲食狀態。
也許對愛吃零食的你,剛開始嘗試會有點痛苦,但經過長時間的改變,你的大腦會更渴望健康的食物。當習慣養成後,就不會因為沒有吃到零食或垃圾食物而感覺不開心囉!
另外,也別忘記水分的補充很重要!保持身體足夠的水分有助於提高大腦功能,因此,記得隨時補充水分,讓自己能更專注於工作上。
2.給自己一些安靜的時間
當我們在戶外時,我們被汽車、路人、店家、施工等各種嘈雜聲籠罩;辦公室中有同事對話、打字聲;即便處在屋內,也有電視、電腦或手機等聲音干擾,生活周遭的環境常有許多噪音,使我們缺乏足夠的休息時間。
每天給自己一些時間處在安靜的房內,使自己放鬆,這樣可以讓白天工作時更加聚精會神。(延伸閱讀:你也可以放輕鬆)
你甚至可以透過深呼吸、瑜珈或冥想等方式,幫助自己放鬆及提高注意力,進而促進心理健康。
3.與壓力共處
生活充滿許多形式的壓力,我們不一定會意識到,但長期過度壓力,將對我們的身心造成負面影響。
長期處於過度壓力中,可能導致人格變化、情緒障礙、認知失調等心理問題。同時也會引起過度疲勞、掉髮、肌肉痠痛、體重大幅變化等生理症狀。因此,關鍵在於:找出壓力源!
了解造成自己壓力的原因後,便可以找出應對方法。例如:你發現自己容易在辦公室中分心,無法專注工作,那你可以在午休時離開辦公室,去外面走走或休息,讓自己藉由轉換環境得到喘息。
4.保持活躍的思考
每天看電視或上網,可以幫助我們獲取新資訊,但想要擁有敏銳的觀察力,必須保持活躍的思維。
你可以透過填字遊戲、拼圖、閱讀等方式,改善腦力。我們在玩遊戲時,心情會感到振奮,使我們積極參與其中,透過這樣的方式保持大腦的積極感,有助於提高心理健康。
根據一篇發表於《當代生物學》的研究發現,打電動有助於提高25%的反應時間。簡單的遊戲(如:賓果)也有助於改善反應力,使身心活躍,紓緩壓力!
5.說出來
有人說,當你說出一半的煩惱時,問題就已經被解決一大半了!如果你有任何煩惱或問題,別害怕,勇敢說出來吧!當你說出來時,並不表示你是軟弱的,而是尋求支持的力量。
當你長期處於消極、負面的想法時,容易導致食慾不振、失眠等症狀,這些負面的情緒很容易被串聯,使你感到更加絕望,進而罹患胃潰瘍或憂鬱症等疾病。
因此,找個信任的人,說出心裡的想法,透過說的過程可以重整思緒,也可以獲得他人的支持,使情緒得到紓緩,更有能力解決問題。
想要擁有健康的生活,就必須好好照顧自己的身心。無論生活多忙碌,都別忘了給自己最好的呵護~
懂得愛自己,了解自己的情緒狀態,學習應對壓力的方式,你也能在繁忙的生活中,感到無比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