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慰的要領:做最佳的聽眾!
- 發布日期:
- 資料來源: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
圖/pexels
當同事或朋友與你分享不幸的消息時,你會知道該如何與他們溝通嗎?無論你們關係有多好,你可能還是會感到不知所措。
假如你的朋友或同事的親人過世、面對分手、工作不順等困難,到底該如何幫助他們振作呢?
注意,你的好意可能會讓對方感覺更糟糕!
當我們以不恰當的方式回應對方,例如「加油」、「不要想太多」、「這沒什麼吧」,儘管是「出於好意」,都可能加重對方的壓力。其實,我們可以用更有效的方式幫助對方!
一、改變話題對事情並沒有幫助
當同事或朋友在跟你傾訴心聲時,你可能覺得轉移話題可以讓對方將注意力轉移到其他事上。這樣的方式,也許會讓你自己感覺比較輕鬆,但對心情不好的人而言並沒有太大的幫助。他們當下可能並沒有心情了解你在哪個影城看了哪部新電影,或者你發現哪家新餐廳…
事實上,對方與你分享煩惱,是希望自己的需要「被聽見」,在敘述的過程可以讓他們減輕壓力。如果你轉移話題,則剝奪他們「說」的機會,讓對方感覺無效或被拒絕。
二、不要給予太激勵人心的保證
你也許會想跟對方說「一切都會變好的」、「未來會更好」,但這並不是對方所需要的。處於負面情緒時,對方可能會想要發洩,也許是抱怨老闆、怨懟前男友,他們需要一些時間調整心態,如果只是一味的鼓勵對方,有時候只是形容另一種壓力。
三、太強調「解決」只會讓問題更惡化
當看到身邊的朋友、同事受苦時,你可能會很想立即提供建議幫助對方。當你說出「如果我是你,我會…..」、「我認為這件事最好的方式是……」等話時,效果跟轉移話題或一直說激勵的話相同,對他們的負面情緒並沒有太多幫助。
那到底該怎麼做?
傾聽對方的感受
最重要的是,對方希望你能夠誠心的「傾聽」。放下批判、拋開成見,真正的傾聽應該包含以下三個步驟:
1.透過肢體讓對方放心
靜靜坐在那,面無表情,對方無法感受到你的真誠。因此,聆聽他們的想法,適時的點頭或目光交流,讓對方知道你有在聽他們說話。
2.談話內容不要執著於「問題的解決」
將談話的重點放在「對方」身上,而非「問題」上。適時告訴對方「我可能無法真正了解你的感受,但能感覺你現在很辛苦」、「面對這件事,一定讓你感到很艱辛」,讓對方了解自己的感受與心情被聽見了。
3.讓對方知道你試圖去同理
如果你只是簡單重複對方說的話,很容易將問題歸咎到對方身上,應該試圖站在對方的立場同理。例如:當同事告訴你主管不斷丟工作給他,必須經常加班,沒有時間陪小孩時,可以試著說「當你已經有很多事要做了,再承擔額外的責任似乎是不合理的」,聽起來會讓對方感到比較安心。
他們需要的只是一雙耳朵
安慰他人並不是件容易的事,當朋友、家人或同事帶著他們的煩惱來找你時,代表他們信任你,希望你能給予他們力量。因此,別強求對方要趕快好起來、趕快走出來,因為他們正在處理很艱困的任務。
就認真地傾聽吧!當個最好的聽眾,同理對方的情緒,別轉移話題、別講大道理,只要讓他們知道你會陪在他們身邊,就是最大的支持力量。
觀看「傾聽就是一種陪伴」C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