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競爭環境中求生存?|董氏基金會華文心理健康網

主意境區

如何在競爭環境中求生存?

你會與同事競爭嗎?

競爭,可以鼓勵我們在工作中有更出色的表現,使工作更加精采,但當競爭過度,可能會造成辦公室的動盪不安!

在一篇發表於《Psychology Today》的研究發現,大多數人對「競爭」感到不舒服。研究者Lisa Firestone是一名臨床心理學家,現為美國Glendon協會主任,她表示我們傾向將競爭視為傷害自己和他人的方式,使我們難以接受競爭的感覺,但當我們越是抑制對競爭的感受,我們就更容易使競爭以消極的方式影響我們。

根據美國人力資源公司Monster於2014年發表的研究指出,多數的美國人表示他們與同事或上屬的競爭關係,對他們的工作表現有負面影響。研究發現,55%的受試者因為競爭的工作環境,造成他們過度壓力,降低其生產力,且有近30%受試者因為工作競爭環境而選擇離職;20%受試者認為職場競爭環境,使他們在管理方面遇到了很多麻煩;僅6%的受試者表示職場的競爭足以激勵他們的工作表現。

競爭,真的那麼可怕嗎?

讀到這裡,你可能心有戚戚焉,覺得競爭是一件可怕的事。不過競爭依然在所有職場環境中存在,因為公司希望雇用最好的人才,相似條件的人一同進入公司時,就會出現競爭的心理。Mary Ellen Slayter(一位Monster職業諮詢專家)強調,確認員工的動機及促進健康的競爭關係,讓職場競爭能使員工盡可能發揮能力,而不會因為忌妒而有所分心,可以幫助員工減少過度競爭的負面情緒。

有許多競爭方式可以鼓舞員工,使其提升工作效率,例如:努力工作且專注於目標上、與主管討論工作狀況,或是向出色的競爭對手學習新技能,都屬於健康的競爭方式。

遊戲化管理顧問公司gameffective的創辦人兼執行長Gal Rimon說到,激勵員工的原因可分為外在因素(例如:金錢)與內在因素,外在因素能夠幫助員工短暫提升工作表現,但內在因素更可能使員工產生長期性的行為變化。

Rimon建議讓員工為自己設定目標,我們傾向與自己水準相近的人進行競爭,那就將自己當作競爭對手吧!類似運動APP或計步器的概念,當我們計算自己每日的步數,我們就能走得越多。因此,如果你花時間反饋於自己的工作表現,你也能有更好的表現。

Slayter建議員工可以透過運動、共同分享興趣或一起喝杯飲料的過程,尋求彼此共同特點,降低競爭的緊張關係。

工作熊提醒,想知道自己是否因為長期處於競爭狀態而出現負面情緒呢?

線上檢測情緒,關心自己的健康吧!

http://www.etmh.org/CustomPage/HtmlEditorPage.aspx?MId=919&ML=2

競爭並不可怕,它可以幫助我們有更好的表現,

但千萬不能因為忌妒而利用競爭傷害自己與他人,

讓我們一起在競爭的環境中,學習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