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憂鬱症篩檢日兩岸接力
- 發布日期:
- 資料來源: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
寧波市健康教育促進協會會長何一天(中間)、寧波市心理衛生協會會長暨康寧醫院院長胡珍玉(左三)、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前方致詞者)呼籲提升辨識抑鬱症能力,善用資源主動搜尋協助管道,給予有效協助與治療。
台灣與寧波合作抑鬱症篩檢日邁入第11年,成為中國心理健康促進指標性城市。
近日接連發生知名作家、政治人物、國外藝人、高中生因憂鬱而走上自殺身亡這條路,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超過3.5億人口罹患憂鬱症,每年逾百萬人因憂鬱症自殺而身亡,並將今年世界健康日主題訂為「一起來聊憂鬱症」,呼籲全球共同關注憂鬱症議題。在台灣保守估計約有100萬人罹患不同程度的憂鬱症,其中10%-15%喪命於自殺,符合憂鬱症的病人高達80%未曾求助專業協助,根據董氏基金會2017年針對台灣五都民眾調查也發現,超過七成民眾不知道各縣市設有心理衛生中心。在中國,總人口中高達五分之一出現憂鬱症症狀,至少三千萬人罹患憂鬱症;寧波地區,每一百個中有4-5位是憂鬱症患者。所以,「憂鬱」是二地共同的問題,因此,兩岸憂鬱防治經驗交流的開展成為重要的指標性活動。
為促進民眾心理健康,達到預防重於治療的目標,董氏基金會推動憂鬱症防治近20年,服務對象從兒童青少年直至老年人,更於2000年首創憂鬱症篩檢日,於2003年起由董氏基金會心理健康促進諮詢委員朱英龍董事長之所見,促成將台灣憂鬱防治經驗分享至他的故鄉-寧波,與寧波市進行經驗分享與交流,2007年創立寧波抑鬱症篩檢日,至今已邁入第十一屆。
今年寧波的抑鬱症篩檢日主題為「讓愛綻放,由心微笑」,由寧波市心理衛生協會、寧波市康寧醫院共同主辦。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與桃園療養院兒童精神科主治醫師陳質采應邀前往參與指導與分享台灣經驗,分別與當地民眾進行「憂鬱、失智及運動」講座及「解讀兒童青少年情緒密碼」心理治療專家工作坊,今日(10/22)上午於寧海縣潘天壽北廣場進行啟動儀式,由躍龍街道心動力藝術團鑼鼓隊表演熱鬧展開,並於現場進行心理諮詢、測驗及健康宣教等活動,呼籲民眾重視心理健康,養成情緒檢視及紓壓的習慣。
寧波市心理衛生協會會長暨康寧醫院院長胡珍玉指出,抑鬱症篩檢日活動開展十年來,寧波市民的心理健康促進工作有顯著的成效,居民對抑鬱症的知曉率逐年提高,據調查顯示,從2007年的42%提高到2016年的77.4%,接受治療的比例也已上升到了25%。
寧波市健康教育促進協會會長何一天說明,部分抑鬱症患者容易被忽視,他們外在表現若無其事,礙於面子總是面帶微笑,但其內心深處感到極度痛苦、壓抑、憂愁和悲哀,被形容為「陽光型抑鬱症」(又稱微笑型抑鬱症)。他們從不主動尋求社會性系統支援,因此可能存在更大的自殘自殺危險。他呼籲提升辨識抑鬱症能力,給予有效協助與治療。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世界衛生組織在2000年時已提出,憂鬱症與癌症、愛滋病並列為世紀三大疾病,並預測2020年時,憂鬱症名列全球第二大疾病與傷害,僅次於冠狀動脈心臟病;2030年將成為造成疾病經濟社會負擔的第一位。提升民眾對憂鬱症的認知,如果自身或身邊親友罹患憂鬱症懂得如何接納這個階段的自己、並善用資源主動搜尋協助管道。她強調憂鬱症猶如心的感冒,身體感冒就去看醫生,心理感冒也是如此,她也呼籲民眾養成「規律生活」及「運動紓壓」的好習慣,是讓心微笑的不二法門。
現場花絮
「讓愛綻放,由心微笑」寧波市第11屆抑鬱症篩檢日,由鑼鼓隊大媽表演展開,於現場提供寧海縣民眾心理諮詢、檢測及健康宣教等活動,呼籲民眾重視心理健康,養成情緒檢視及紓壓的習慣。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於「憂鬱、失智及運動」講座中,帶領現場嘉賓及寧海縣民眾進行一分鐘紓壓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