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臺灣憂鬱症篩檢日:一分鐘情緒篩檢,預防憂鬱!
- 發布日期:
- 資料來源: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
「憂鬱情緒」不代表「憂鬱症」已有超過九成民眾瞭解,這是根據用心快樂社會企業與Yahoo及董氏基金會合作於2018年9月進行的線上民眾憂鬱症認知測試資料顯示(2,340人次參與),八成七的民眾瞭解憂鬱症是一種腦部化學物質失衡引發的疾病,有六成的民眾知道憂鬱症患者接受治療比例僅有20%,顯示多數民眾對憂鬱症疾病有基本認知。為提升民眾的憂鬱防治認知及建立情緒篩檢習慣,董氏基金會聯合台北市政府衛生局、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高雄市衛生局及高雄市立凱旋醫院自2000年起訂定每年十月的第二個星期六為憂鬱症篩檢日,提供篩檢工具及各式紓壓體驗活動,提醒民眾定期做憂鬱情緒自我檢測、建立紓壓習慣,能有效預防憂鬱。
情緒篩檢、心理健康有保障。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葉雅馨主任指出,根據國外研究指出,將心理健康檢查納入健康檢查的一部分,有助於發現有精神問題卻未接受專業協助的人。因此董氏基金會一直致力推動憂鬱情緒篩檢,早在18年前即陸續研製憂鬱情緒自我檢視表,包括分別可提供給18歲以下的青少年、大學生及18歲以上的成人使用的三種量表,每份量表的題目都是由專業人員依據憂鬱症的臨床診斷標準、再經由大規模施測建立常模而設計出來,指標性且符合台灣文化的題目、簡易的回答方式、計分統計及依據計分結果提供不同的專業建議,透過情緒篩檢可釐清情緒起伏的原因,適時調整或漸進式養成紓壓習慣。若發現情緒困擾已對日常生活造成影響且持續兩周仍無法改善,則可第一時間尋求專業協助。藉由臺灣憂鬱症篩檢日,她建議民眾可將線上版情緒篩檢量表加入我的最愛,利用等公車、或通勤等空閒時間,花一分鐘填寫,有效預防憂鬱。
朋友的廢文,不見得是廢文!
董氏基金會與網紅Una、超強系列及臺灣吧合作拍攝三支心理健康宣導影片。其中與臺灣吧合作的「朋友的廢文,真的是廢文嗎?」,以短短74秒動畫,提醒民眾別輕忽朋友任何可能的求助訊號,關心永遠不嫌多,就算是廢文也別輕易放過。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也提醒,當朋友的情緒困擾已不是傾聽、聊聊可解決,陪伴對方走向學校輔導室,尋求專業人員的協助,就是最好的守護方式。今年臺灣憂鬱症篩檢日,除了原有的合作單位,新加入的 用心快樂社會企業、台灣全人照顧協會、國富文教基金會也特別在這一天共同鼓勵民眾將情緒篩檢量表及心理健康影片轉傳給身邊的親友,讓情緒篩檢融入日常生活,為自己的心理健康把關。
憂鬱症才不只是心情不好!--Una Who
各種韓文負面情緒|超強系列 韓文教學--超強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