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會】幸福樂齡時代暨《退休,任性一點又何妨》 新書發表暨座談分享會
- 發布日期:
- 資料來源: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
與會者一起手持新書《退休,任性一點又何妨》,鼓勵大家把握人生下半場,找到夢想,並且努力實踐它!
幸福樂齡時代,教你老而不衰的秘密
生命漸老後,最期望仍可擁有活力、尊嚴與健康!這是每個人所希望或期待的幸福樂齡生活。但目前台灣健康保險的盲點,只保醫療,保不到健康!其實不論現 在幾歲都應該讓每一天生活都充滿健康!
寶佳公益慈善基金會與董氏基金會今日(29日)於市長官邸舉行幸福樂齡時代暨《退休,任性一點又何妨》新書發表暨座談分享會。
從小事開始,做一件自己感動的事。上騰生技顧問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鴻仁是葉金川多年山友,他特別崇拜作者葉金川可以在六十歲前完成攀登台灣百岳 的挑戰,並且在罹癌後能努力實踐自己的夢想,而且是「有計畫地去執行」,並將這本書形容為平民版的「一路玩到掛」,「雖然我們沒有辦法像電影的主角一樣可以有富翁資助自己完成夢想,但我們仍可懷抱夢想,並且努力實踐它。」 建議每個人可以隨時做一件感動自己,又對社會有益的事。
用活動維持每天的活力。有許多75歲以上的長者行動不太方便,現場來賓中的長者林觀芝他熱愛跑步,並完成全世界最困難的六大馬拉松,也是台灣多項馬拉松賽事的記錄保持人。55歲開始跑步,70歲開始挑戰世界六大馬的他,每天清晨 3 點起床,在家附近跑17公里,用雙腿證明,保持運動習慣永遠不會被年齡限制。
此外,「持續不斷的活動」也是老而不衰的祕訣。今年81歲的張一夫,每天一早會沿著崇德街山路清掃落葉 1~2個小時,之後接著做整理墓園的工作。沒有財務問題,卻還是努力工作的他,貫徹活到老、做到老的精神,說他是最幸福的一流老人也不為過。和家人關係緊密,卻選擇獨自居住在墓園旁邊搭的房子,只為了能維持守護墓園的工作。對他來說,看顧墓園是份神聖且有意義的事, 也是在做功德!
81歲的自在園丁林德取,身體硬朗挺拔,不像大部分的八旬老翁一樣滿頭白髮,不說真的很難看出他的實際年齡。而他成功凍齡的秘訣就是爬山和「種水果」。雖然第一次攀登玉山就碰到高山症,但這並沒有讓他打退堂鼓,反而愈挫愈勇,成為朋友眼中的登山好手。
女性除了忙工作、忙家事,也可養成運動習慣。身為記者會現場唯一的女性來賓,前衛生署副署長戴桂英是出了名的馬拉松愛好者。對於很多女性花很多時間照顧家人,只能利用很零散的時間做自己想做的,她推薦女性從比較方便的運動下手,讓自己更健康。像是在家做簡單的體操,或去河濱公園騎單車練腳力,或快走1~2 圈,循序漸進養成運動習慣。
健保只保醫療,保不到健康!自在的老後生活需要足夠的體力。中華捐血運動協會理事長,也是新書《退休,任性一點又何妨》作者葉金川認為,快樂的老年生活最重要的不是理財專家建議的存上千萬,「體力、熱忱、生活規劃」才是最重要的,如果老後生活想要活得自由自在,現在就該了解身心退化的歷程、醫療照護的現況和極限,畢竟台灣雖然有健保,但只保醫療,保不到健康。不論現在幾歲都應該努力維持健康,最重要的是要立即著手規劃該如何「實現夢 想、完成自我」,從小改變開始嘗試,才能讓人生的下半場,每一天都精彩有活力!
樂齡時代來臨了,每個人都可以有更多活力再現。葉金川將這三、四年跑遍天涯海角的旅程,紀錄在新書《退休,任性一點又何妨》裡,書中有登山、有健行、有泛舟、有漂流、有休旅車自駕、有單車騎千里,也有追北極光。希望透 過本書告訴讀者,退休不該只是將生活填滿,而是應該把握人生下半場,找到夢想,並且努力實踐它!
現場花絮
(左起)大家健康雜誌總編輯葉雅馨、81歲的自在園丁林德取、82歲的墓園守護者張一夫、前衛生署副署長戴桂英、寶佳基金會董事長賴進祥、捐血運動協會理事長葉金川與其太太張媚、上騰生技顧問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鴻仁、76歲的馬拉松跑者林觀芝與主持人譚艾珍,鼓勵大家從小改變開始嘗試,讓人生的下半場,每一天都精彩有活力!
山友張鴻仁董事長,在推薦序「一路玩到掛」生動描述葉金川努力實踐夢想。建議每個人可以隨時做一件感動自己,又對社會有益的事。
(右起)76歲的馬拉松跑者林觀芝、81歲的自在園丁林德取以及81歲的墓園守護者張一夫,都用活動維持身體活力、老而不衰。左為主持人譚艾珍。
葉金川在主持人譚艾珍與眾多與會者的簇擁下,輕輕地一吻陪他走天涯的太太張媚,表達滿心地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