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轉心遇見美好 轉身發現幸福」 -2019心理健康月暨憂鬱症篩檢日
- 發布日期:
- 資料來源: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
(右三)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葉雅馨主任、台北市政府衛生局王素琴簡任技正(左三)、台北市政府社會局中正社會福利中心邱慶雄主任、(左一)社團法人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林皇利秘書長、(左二)財團法人張老師基金會台北分事務所吳沛樺總幹事、(右一)台北市中正區幸市里林禎吉里長、(右二)力人新里治療所方曉喻所長、(右四)財團法人台北市敦安社會福利基金會楊聰財執行長共同宣誓,呼籲大家共同關心心理健康,攜手共關懷,擁抱心美好。
每7位青少年至少有1位有明顯憂鬱情緒,需專業協助,這是董氏基金會2018年所做的調查結果;比起2012年每5位青少年至少有1位有憂鬱情緒需要專業協助已明顯降低。這個現象對於共同合作的所有憂鬱症防治與教育宣導單位是一向莫大的鼓舞。對憂鬱症的認知與去汚名化,在青少年族群當中成效是顯著的。
2000年時董氏基金會邀請臺北市政府衛生局、高雄市政府衛生局、臺北市立療養院及高雄市立凱旋醫院共同創立憂鬱症篩檢日,簡稱TDSD (Taiwan Depression Screening Day)。今年的心理健康暨憂鬱症篩檢日由董氏基金會、臺北市衛生局社區心理衛生中心、敦安社會福利基金會、新光吳氏基金會、肯愛社會服務協會、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中崙諮商中心心理諮商所、力人心理治療所、財團法人「張老師」基金會台北分事務所等單位於9~10月舉辦心理健康月系列教育宣導活動,呼籲民眾一起關注自身情緒狀態。
今年的憂鬱症篩檢日特別將主題定為「轉心遇見美好 轉身發現幸福」呼籲民眾培養良好生活習慣與養成定期檢視情緒的重要性。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董氏基金會自2010年在校園推廣運動紓壓概念「樂動校園推動計畫」,至今已經邁入第十年了!以參加活動的學校學生作為調查對象,結果心情不好時會去運動的比例是10分之一,而運動後心情會變好的學生就佔了八成四。因此她鼓勵民眾養成運動紓壓習慣,如有壓力問題,就可以透過篩檢量表了解自己的情緒,重視自己心理健康問題。也別忽略許多心理健康相關資源就在身邊,提醒民眾可以多加利用。
今(5日)下午於臺北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舉辦,現場吸引多位民眾共同響應,設有主舞台表演活動、遇見幸福系列講座、免費諮詢體驗,以及多個闖關攤位,並在9-10月期間舉辦5場說出感如想獲取更多心理健受系列影展,有專業心理師於現場與民眾交流分享,讓民眾獲得更多正面能量。
線上檢視情緒看這裡
12~18歲青少年,請點青少年憂鬱情緒自我檢視表
18~24歲大專生,請點董氏憂鬱量表-大專生版
18歲以上成年人,請點台灣人憂鬱症量表
如想獲取更多心理健康資訊,歡迎上華文心理健康網www.etmh.org或
現場花絮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葉雅馨主任說明憂鬱症篩檢日發起由來及各單位共同為心理健康所做的努力。
現場民眾踴躍參與,熱烈搶答趣味問答題目。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與民眾進行(樂心圈圈)活動,並提供憂鬱症相關資源,吸引許多民眾參與。
現場民眾用圈圈套中憂鬱症9大症狀,鼓勵民眾用運動紓壓擊退憂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