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知】加入「靠北XX」並轉傳就是對他人網路霸凌了嗎? 董氏基金會、明倫基金會、友信醫療集團合作拍短片 教青少年辨識「網霸」,從旁觀者轉為發聲者!|董氏基金會華文心理健康網

主意境區

【新知】加入「靠北XX」並轉傳就是對他人網路霸凌了嗎? 董氏基金會、明倫基金會、友信醫療集團合作拍短片 教青少年辨識「網霸」,從旁觀者轉為發聲者!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指出,全球有70.6%年齡介於15-24歲的年輕人曾遭受網路暴力、霸凌和騷擾。另兒福聯盟2021年調查發現,遭受網路霸凌者,超過6成被某些人莫名攻擊或指責、5成收到他人傳送的激烈批評訊息或留言,45曾被他人在網路上散播傷害自己的不實指控或謠言。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根據美國L1ght組織在2020年調查指出,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網路霸凌的現象增加了七成。因為疫情影響無法外出與他人互動,更多的社交活動從實體轉向網路,使上網時間更長,造成網路霸凌現象加鉅,其中以「詆毀」的網路霸凌方式最影響青少年的身心,為幫助青少年預防網路霸凌傷害,董氏基金會攜手明倫基金會、友信醫療集團合作推出三部短片及教案,教青少年從三個面向辨識網路霸凌,包含詆毀(在網路上發布不利他人的訊息,以破壞他人形象)、排擠(故意將某人忽略,創建社群中的人際小圈圈)、爆料(未經他人同意,任意散布、傳播他人信息、秘密、照片或影音於網路),同時結合今年推出的「預防網路霸凌傷害」教案課程於校園中進行授課,增加青少年對網路霸凌的認知與覺察,避免淪為下一個加害者、受害者或是旁觀者。

       她建議不論老師或家長,都可以應用這三部影音教材,引導青少年建立防治網路霸凌的能力、適時尋求協助,及從旁觀者轉為發聲者,才能無憂的享受網路帶來的便利與樂趣。友信醫療集團永續長施惟真表示,合作推出的短片,能建立青少年對網路霸凌的認知,引導學生更安全的使用網路,協助調適與處理負面情緒,與友信醫療集團關注身心平衡健康的目標相契,很高興能在此議題上提供助力。

       預防網路霸凌影片今於金陵女中「認識網路霸凌,Pause & Think 」工作坊進行首映,應董氏基金會之邀擔任課程講師的宇寧身心診所臨床心理師李筱蓉說明,網路霸凌可能對青少年造成的影響,包含:產生憤怒、焦慮、恐懼、憂鬱等情緒反應,飲食、睡眠行為改變,人際互動、學習反應受到干擾,出現低自尊、甚至產生自殺念頭。她分享曾有個案只是因為留言意見不同而遭受特定網友激烈抨擊,甚至被追蹤數位足跡、傳送不雅文字和恐怖圖片,造成失眠、做惡夢,情緒極度困擾,遇到這類狀況,建議青少年朋友不要獨自承受,可清楚表達立場之後暫時不再觀看和回應,必要時截圖或保存證據,並且向親友甚至專業人員求助。

       參與網路霸凌防治教學活動的金陵女中陳同學分享,自己的班級中也曾發生過類似的網路霸凌事件,當時是同學在IG上詆毀他人然後被大家討厭,這次的影片提醒了自己,做任何事情前都應該停下來想一下後果再決定怎麼做。藍同學也分享,看完預防網路霸凌影片後才發現網路上的玩笑言論,原來會造成當事人很大的心理傷害,也讓自己警覺往後在網路社群中的互動應更加的謹言慎行,避免讓自己不小心成為網路霸凌的加害者。

 
「預防網路霸凌」影音教材,即日起於校園推展,

欲瞭解更多影音內容請至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Youtube觀看https://www.youtube.com/jtfmh

 

預防網路霸凌系列短片

-開玩笑還是傷害?

-旁觀還是發聲?

-抒發心情還是爆料?

 

劇照2

「預防網路霸凌」三部影音教材即日起於校園推展,學校老師或家長可以於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Youtube觀看及應用,共同幫助青少年建立防治網路霸凌的能力。

 

活動花絮

董氏基金會、明倫基金會、友信醫療集團合作製拍短片,今於金陵女中首映「預防網路霸凌系列短片-開玩笑還是傷害?」,現場近80名學生透過影片教材辨識「網霸」,看到霸凌事件時從旁觀者轉為發聲者!

董氏基金會、明倫基金會、友信醫療集團合作製拍短片,今於金陵女中首映「預防網路霸凌系列短片-開玩笑還是傷害?」,現場近80名學生透過影片教材辨識「網霸」,看到霸凌事件時從旁觀者轉為發聲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