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族男女紓壓方式大不同~男愛運動,女偏好看電視電影
- 發布日期:
- 資料來源: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
從事服務業多年的王小姐,這二年開始半夜會突然醒來,去找東西吃,因為這個狀況她前往睡眠科就診,醫師和她聊過後,發現她是因為工作壓力過大而產生的症狀。台灣越來越多上班族壓力大,自覺很憂鬱,董氏基金會2013年調查發現,台灣有209萬成人有明顯憂鬱情緒,最讓其感到憂鬱的主因就是工作。
男性上班族自覺最大壓力來自「業務」,女性為「健康」。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組主任葉雅馨說明,根據2013年以上班族為對象發出的問卷資料分析結果發現,不同性別在職場上感受到的壓力及紓壓方式大不同,男性上班族壓力來源前三名為「業務」(工作量過多、業績壓力等)、「健康」(長期外食、沒時間運動等)及「時間」(工作時數過長、工作時間日夜顛倒等),女性則為「健康」、「業務」及「時間」;在紓壓方式上,男性最常用「運動」紓壓,其次為「看電視電影」、「聽音樂唱歌」,女性則是「看電視、電影」、「找親友訴說」及「聽音樂唱歌」。
董氏基金會常務董事賴東明表示,日本政府關注職場紓壓議題,除了制定法令,民間也推動「淚活紓壓」等多元紓壓方法。在台灣,董氏基金會自2012年起提倡關心上班族心理健康,訂定五月第一個星期一為企業紓壓日,與多家企業一起推動,由董氏基金會提供多元性紓壓體驗方案,幫助上班族學習正確紓壓方式。今年第一階段已有19家企業參與,他呼籲更多企業一起響應加入。
對抗Morning Blue,先想一件讓自己最開心的事。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精神科醫師胡維恆說,很多上班族一想到要上班就會憂鬱,出現「不想起床」、「抗拒工作」、「覺得痛苦」的情緒,有些會出現「胃口不好」、「頭痛」、「嘔吐」的生理反應,嚴重者就會請假缺勤影響工作。他建議,面對Morning Blue,在開始工作前,可以為自己營造正面的情境,例如平日就可先收集自己看了會開心的語句、圖片、搞笑的頁面等,上班前花一分鐘看看;預想今天一定會做一件讓自己開心的事,約會、看場電影、和朋友的聚餐,或回想自己以前美好成功的經驗。還有對自己笑一笑,練習對自己說「今天會很棒的」、「我一定可以做到」。透過這樣的正向喊話說服自己,不會陷入憂鬱的情緒。
合作企業紓壓日的企業之一新光人壽劉信成副總經理表示,他們的工作是服務民眾,免不了會遇到顧客最直接的情緒反應,連帶影響個人的心情,所以公司非常重視員工的心理健康,例如有專業醫師提供體檢與醫療諮詢,還有免費的心理健康諮詢服務、安排健康講座等。他們也積極推動員工養成良好健身習慣,補助運動社團鼓勵員工參與,今年還舉辦了全國健走運動,請所有員工參加。他也分享自己用打高爾夫球紓壓,每當有Morning Blue的時候,就會回憶陶醉在那一好桿的好心情中!
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就有快樂能量。原本當醫生後來轉換跑道當藝人的Janet說,進入模特兒圈後,這個職業對身材的要求讓她一直減肥,最後身體搞壞了,開朗活潑的她也一度得了憂鬱症,現在她找到舒緩壓力的好方法,當面對壓力時,她會用4種方式發洩-Scream大吼大叫、Cry大哭一場、Laugh大笑及let it go讓它去吧。現在她將工作當作是生活樂趣,知道自己不足就去充實,讓生活充滿更多新鮮感!
「企業紓壓日」從五月的第一個禮拜一開始,目前參與企業包括:大同股份有限公司、台塑關係企業、台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台灣世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台北華國大飯店、台灣屈臣氏個人用品商店股份有限公司、第一銀行商業股份有限公司、欣中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東元電機股份有限公司、睿騰管理顧問股份有限公司、新光人壽股份有限公司、新光人壽慈善基金會、維他露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擎邦國際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優派國際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利華股份有限公司。(依筆劃排序)。
-
董氏基金會常務董事賴東明說明:壓力就像紓壓球,「有緊有鬆」重點是如何調適。 -
所有合作企業來賓與代言人Janet呼籲大家一同響應企業紓壓日, 向Morning Blue say bye-bye! -
聯合醫院精神科顧問醫師胡維恆說明:「對抗Morning Blue的方法: 展望今朝、正向思考、笑一笑不煩惱,今天更好」。 -
董氏基金會常務董事賴東明 (左)、新光人壽副總經理劉信成 (中)、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組主任葉雅馨(右), 共同呼籲企業一同重視職場心理健康。 -
活動代言人Janet示範做鬼臉,她最喜歡以此自娛娛人的方法紓壓。 -
Janet分享自己的紓壓方法「Scream、cry、laugh、let it go」 -
董氏基金會常務董事賴東明 (前排左四)、心理衛生組主任葉雅馨 (前排左三)、代言人Janet、新光人壽副總經理劉信成 (右六)、聯合醫院精神科醫師胡維恆(右五),合作企業貴賓共同分享自己對抗Morning Blue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