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會】心情不好,想聊聊 ? 線上諮詢的專業、便利與支持, 對青少年有助益
- 發布日期:
- 資料來源: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
萊爾富品牌推進部經理陳品蓁 (左二)、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 (右三)、臺大醫院兒童精神科醫師丘彥南 (右二)、臺灣吧共同創辦人暨營運長蕭宇辰(左一) 共同呼籲,即日起到9月11日為止,可到全台萊爾富門市支持零錢捐公益募款活動,幫助輔導資源不足的學校的學生獲得資源支持。
心情不好,想聊聊 ?
線上諮詢的專業、便利與支持, 對青少年有助益
台灣青少年中,平均每五人就有一人有明顯憂鬱情緒需要專業協助,這是董氏基金會歷年來調查結果。今年萊爾富與董氏基金會合作零錢捐公益募款計畫,提供心理健康資源給輔導資源不足的學校,幫助憂鬱青少年透過紓壓體驗活動及網路諮詢,提升自信,達到緩解憂鬱情緒的效果。
串聯全台,一同Hi!Life isn't only BLUE 。萊爾富品牌推進部經理陳品蓁表示,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預估:在2030年時憂鬱症將會造成疾病及失能的主要原因,如同其他健康問題一樣,在問題還沒有太嚴重,變成疾病之前,應進行事先預防。因此今年萊爾富首次攜手董氏基金會合作零錢捐公益募款計畫,同時也是針對「心理健康」的議題進行公益勸募。從7月11日起至9月11日串聯全台1300家門市展開,邀請民眾響應零錢捐,一起幫助憂鬱青少年。
線上心理健康問題諮詢服務,專業、便利與支持。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董氏基金會長期關懷青少年心理健康及憂鬱防治議題,至今已十九年,在網路興起的早期,即建構了一個線上諮詢平台於每周五晚上八點至九點半,青少年在此平台紓發情緒、提出疑問,與專業的精神科醫師或心理師互動及討論。至今累積9000多人次參與。彙整網友參與回饋資料發現,使用諮詢平台的年齡層以「20歲以下」為多,佔五成左右;上線原因多為「想談生活中遇到的困境」;當討論主題範圍為「家庭」、「憂鬱情緒/憂鬱症」、「情感」時,更多人會上線參與。在討論憂鬱情緒及憂鬱症主題時,參與網友較常分享的經驗是憂鬱症常常被人誤會,希望大家能有正確的認知;或因情緒困擾想找人傾訴時,找不到合適的人,就算找到人也會擔心對方是否覺得煩,擔心影響對方心情等。
分析2015年至2017年資料顯示,超過七成網友認為聊天室對自己有幫助,他們認為最大的幫助是「聽到其他人分享心情,知道別人的故事」。且不用透露真實身分,聊起來覺得很輕鬆,也因看到他人的故事發現和自己很相似,覺得不孤單!彼此能加油打氣!網友間彼此討論加上專家的回饋,很有療癒的效果。葉雅馨表示,這正是線上諮詢系統的特殊性,有專業人員的引導、網友間彼此的情緒支持、只要有網路即可上線,讓使用者獲得信任及安全感,有效改善求助者的負面情緒。已擔任心情頻道聊天室服務志工三年的許芸嫚同學則分享,在服務過程中,看到網友提出的困擾大多為課業、人際關係或家人間相處的問題,透過線上諮詢平台的確暫時紓緩當事人的情緒狀態,如果需要解決困擾的步驟建議及分析,她建議可使用校內輔導資源,她本身就曾因對未來方向不確定,向校內職輔組老師尋求協助,與心理師一對一進行職涯諮詢,讓她確立方向及了解能運用哪些資源。
引導青少年尋求正確有效的網路心理健康資源。臺大醫院兒童精神科醫師丘彥南說,現在兒童青少年隨著時代的趨勢,愈來愈會使用網路資源來求助,像搜尋相關病症或使用網路上助人/互助的資源。因此師長應多注意兒童青少年網路使用狀況,陪伴與引導兒童青少年選擇正確及適當的資源;不僅如此也可教導兒童青少年養成定時檢視自我情緒的習慣,例如透過董氏基金會華文心理健康網的線上情緒檢測。要陪伴與協助陷入負面情緒的青少年找到合適的網路資源幫助自己,除董氏基金會外,如政府機關衛生福利部或可挑選有良好聲譽的學協會或基金會的網站,搜尋自己所需的資源,是健康自助的方式。
運用網路媒體開啟與青少年溝通的一扇窗。即將與董氏基金會合作的臺灣吧共同創辦人暨營運長蕭宇辰亦出席記者會分享說,在擔任歷史老師時發現臺灣較少有相關影音可提供給學生作為教材,曾嘗試製作影片讓大家更認識臺灣歷史,並上傳青少年較常使用的Youtube,製作這麼多影片發現,要讓瀏覽者建構認知並不容易,卻可開啟對影片中物品或事件產生好奇、興趣,主動去了解更多訊息。而與董氏基金會合作心理健康議題的影片,要提醒青少年主動求助,善用校內的輔導資源,希望他們能多正視自身的情緒議題,也讓大眾有所意識,並讓整個社會氛圍有所提升。
懇請您予以支持,即日起至9月11日,至全台萊爾富門市隨手捐零錢,我們的募款所得,將針對輔導不足的學 校推展「憂鬱青少年自我悅納陪伴支持計畫」,跟我們一起讓憂鬱青少年Life isn’t only Blue。
現場花絮
萊爾富與董氏基金會首次合作,呼籲大眾共同關心台灣青少年心理健康及幫助憂鬱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