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知】工作日「微休息」不是偷懶,反而能提升工作效率|董氏基金會華文心理健康網

主意境區

【新知】工作日「微休息」不是偷懶,反而能提升工作效率

       五一勞動節假期將至,期待著放長假,才覺得有足夠的休息,能恢復精力?其實,日常工作日中,有簡短的休息時間,能讓自己保有活力。根據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發布的一項研究指出,讓員工自主決定何時「微休息」(意指工作中短暫的、自主的、即興的喘息)能符合公司的最大利益,能幫助員工管理自己的精力,更投入工作,有助提升工作效率。

       另外,依據董氏基金會2020年參與企業紓壓日體驗課程的員工回饋彙整資料,上班族最感到有壓力的事件為「健康」,其次為「時間」;而勞動部109年勞工生活及就業狀況公布的調查顯示,勞工最希望企業提供的第一名為「福利措施」;可知,員工對於企業提供促進身心健康的需求。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葉雅馨主任說明:除了身體的休息,心理層面的放鬆同樣重要,過多的壓力常影響到工作表現和日常生活,產生情緒低落、失眠、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下降或不想上班、老想請假等情形,加上如果本身有要求完美的個性或家中同時有小小孩或長輩需要照顧的壓力,就可能引爆成為心理疾病。董氏基金會從2012年開始,與多家企業合作,推動企業紓壓日,提供紓壓體驗課程,藉此提醒企業重視員工的心理健康。她提醒上班族,工作日內,仍可以給自己安排「微休息」,不管是吃點零食、喝個飲品、讓眼睛離開電腦、和同事聊一下或辦公室伸展操...等。微休息像是補充電力,同時就是一種紓壓。董氏基金會今年企業紓壓日推廣的主題---self-care,就是提醒上班族一定要學會照顧自己的身心健康、適時紓壓,用健康正向的態度面對工作。

       除了加強給員工的心理相關資源,董氏基金會提供的各式紓壓方案,也是企業可提供給員工的選項之一。課程分有四大紓壓主題,總共14種課程:「轉念」課程邀請專業心理師教導遇到壓力時要如何調適狀態;「手作」課程讓學員投入的過程感到專注靜心和療癒,並做出屬於自己的成品;「運動紓壓」課程透過帶領學員以肢體伸展轉換情緒;而「被動紓壓」課程讓學員學習為壓力而緊繃的肢體按摩技巧和減壓。

       有鑒於心理健康與工作效率和工作表現息息相關,為能更有效協助員工增強自我減壓能力,今年也特別與友信醫療集團合作,在「轉念」主題課程中規劃【正念減壓】課程,結合正念與瑜珈體位法的課程能有助於訓練自我察覺能力和練習專注力,教導上班族如何面對壓力與負面情緒,「企業紓壓日」從五月的第一個禮拜一開始,有興趣的企業可以免費申請,名額有限。詳情請見華文心理健康網www.etmh.org查詢。

 

企業紓壓課程主題包含正向思考、情緒管理、旅遊紓壓、夜夜好眠、覺察自我、園藝、手沖咖啡、羊毛氈、擴香石、辦公室健身操、拳擊有氧、彈力伸展操、護眼減壓、醒腦健髮、放鬆肩頸等等。今年已參與的企業:友信醫療集團、正美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台灣艾司摩爾科技、台灣巴斯夫、永豐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和歷峯亞太(依企業名字首筆劃序)想知道更多課程的內容請見https://reurl.cc/WEKVQe查詢。

 

1、盯著電腦太久了嗎?記得讓眼睛離開螢幕放鬆一下哦~

2、三點是下午茶時間~~泡杯熱茶喘口氣

3、簡單的辦公室伸展操,回去上班更有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