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起運動紓壓! 董氏基金會結合台塑長期於雲彰區學校推動「樂動校園」
- 發布日期:
- 資料來源: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
台塑企業與長庚科大代表林本喬客座教授(前排中左)、董氏基金會代表謝秉廷組長(前排右一)今日前往雲林縣四湖國小、東勢國小舉行樂動校園激勵表揚日,鼓勵同學繼續維持跑步做公益,讓校園充滿活力!
「疫」起運動紓壓!
董氏基金會結合台塑長期於雲彰區學校推動「樂動校園」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至今仍未消除,根據多項研究指出,疫情期間,憂鬱症及焦慮症罹患人數遞增,尤其兒童青少年的罹患率更顯著上升,民眾須更正視如何維持及促進身心的健康,預防陷入憂鬱!根據一篇發表於2022年《Science Daily》的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研究指出,每日運動30分鐘可減輕憂鬱狀態,讓人感到快樂、增強記憶力及自信心。因此董氏基金會建議可從跳繩或慢跑運動開始,逐步提升運動量,讓孩子從小培養運動習慣。
董氏基金會於疫情期間持續推展樂動校園推動計畫,在雲彰地區獲台塑企業及長庚科大長期支持,並於今(13)日在雲林四湖國小、雲林東勢國小兩校舉行激勵表揚日活動,鼓勵同學們持續養成運動紓壓的習慣。台塑企業與長庚科大代表林本喬客座教授說明,本學期與四湖國小、東勢國小兩校一起推展,同學每跑一圈操場或每完成跳繩100下,台塑就會捐出一元,支持董氏基金會持續推動憂鬱防治工作。樂動校園推動計畫至今為止與董氏基金會已合作12個學期,在彰化、雲林地區累積影響至少6,600位師生養成運動紓壓習慣、提升運動量。本學期有更多社區民眾共同響應,有參與民眾一次就跑了20圈,表達用運動做公益的支持。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謝秉廷組長說,從基金會歷年調查中發現,每週跑步超過三天以上者,心情變好的比例明顯高於無固定習慣跑步者,且有助於睡眠品質與提升專注力。為提醒學生運動不受空間、疫情限制的概念,除了持續推動跑步運動,也鼓勵學生可從事跳繩運動,跳繩運動可由學生自己掌控,有助於增進協調性、平衡感、敏捷性、韻律感以及肌耐力,適量進行跳繩運動,更有助於肌肉和骨骼的發展、改善心情及提升自信心。本階段樂動校園推動至今,10所合作學校已累積跑步超過20萬圈、跳繩超過一千萬下,各校積極推動計畫,鼓勵學生養成每日運動習慣,歡迎有興趣的企業、學校參考樂動校園官方網站,一起響應用運動做公益。
本學期樂動校園支持企業:台塑企業、長庚科技大學、台灣電力公司、景麗慈善公益信託基金
趁著好天氣,同學們邁開步伐,一起享受跑步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