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醫科醫師應更有自信處理憂鬱症
- 發布日期:
- 資料來源: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
一項新的研究表示,家醫科醫師需要更多的自信來協助患者處理憂鬱症。
儘管96%的家醫科醫師試圖診察出不同程度的憂鬱症,然而僅有11%的醫師非常有自信地與其病患討論病情並選擇接下來的治療方式,也只有20%的醫師總是試著做到。許多病患因此錯失了瞭解病情、選擇最適當治療方式的機會。約有66%的患者認為了解病情有助於他們選擇最好的治療方式。
將近一半的家醫科醫師花超過3個月的時間才能確定患者的憂鬱嚴重度。憂鬱症聯盟執行長Emer O'Neill認為,選擇是重要關鍵。醫師應給予憂鬱症患者高品質並且方便取得的資訊。唯有如此患者才能與醫師合作做出正確的決定。這樣的作法經證實有助於病患康復並減少疾病而帶來的孤獨感,例如談話治療和生活型態改變。
本文摘譯自<Medical News Today>,15 Apr 2011,GPs Need To Understand That There's More To Depression
本文由戴怡君擇文、黃嘉慈摘譯,感謝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主任劉嘉逸審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