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情緒處理能力不同,受到霸凌反應也不同
- 發布日期:
- 資料來源: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
一項來自東京大學的研究發現,霸凌的受害者在日後出現健康和社會問題的風險較高。但是「情緒能力(emotional competence)」可能是影響霸凌受害者是否會受到霸凌帶來的負面影響的重要因素。
研究者選擇一項網路社群媒體應用程式的使用者包括6,403位、年齡介於12至18歲青少年(1,925位男性、4,478位女性)的資料進行分析。探討了網路霸凌受害者的實例以及其他個人和社會的橫斷面資料,並就其處理情緒的能力(稱為「情緒能力(emotional competence)」)與受網路霸凌影響的程度進行相關性探討。
研究結果發現,更高的情緒技巧並不總是與較佳的心理健康有關。在不同的社會情境下,更高的情緒技巧可能讓情況更糟。這完全取決於每個人特別的情緒能力(被定義為識別、理解、表達、調節和使用情緒的能力)。這當中包括:自我情緒能力(intrapersonal emotional competence),即處理自己情緒的能力,以及人際情緒能力(interpersonal emotional competence),即處理他人情緒的能力。
研究者表示,自我情緒能力對網路霸凌具有緩衝作用。處理自己情緒的能力會對我們的心理健康產生正面影響。另一方面,人際情緒能力出現反效果,因為了解他人情緒狀態的能力可能會鼓勵個人專注於霸凌者的意圖。
本文出處:《Science Daily》,June 29, 2020,Responses to cyberbullying: Bullied victims' experiences differ by their ability to handle their own emotions
本文由戴怡君選文、黃嘉慈摘譯,感謝長庚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劉嘉逸審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