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鬱的孩子可能成為被霸凌的目標
- 發布日期:
- 資料來源: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
研究結果發表於二月七日網路版的<兒童發展期刊>。
研究者亞利桑納州立大學社會與家庭動力系的助理教授Karen Kochel指出,該研究結果挑戰了霸凌會導致心理問題的說法。她表示,過去通常認為有問題的同儕關係造成憂鬱症。然而該研究卻發現,憂鬱症狀預言了負面同儕關係的發生。
研究對象為就讀四到六年級的四百八十六位學童。結果發現,四年級時出現憂鬱症狀的孩子到五年級時易被霸凌,到六年級時較不為同儕所接受。
Kochel建議,老師、行政人員和家長需要對憂鬱症的徵兆與症狀有所警覺,同時也明白憂鬱症可能是造成同儕關係問題的因素之一。她特別指出,良好的同儕關係影響了不同生活面向的適應,包括了成功的學習與良好的心理健康。
她強調,如果憂鬱症能夠預測出困難的同儕關係,那麼辨別出憂鬱症對於這個年齡層的孩子來說就非常重要。畢竟青春期的社會適應對於個體未來人生的影響很大。
由於青少年與同儕相處的時間比父母還多,因此對於這些孩子而言,學校可能是發現和討論憂鬱徵兆的最佳場合。
本文摘譯自<每日健康新聞>,February 8, 2012,Depressed Kids May Be Targets for Bullying, Study Suggests
本文由戴怡君擇文、黃嘉慈摘譯,感謝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主任劉嘉逸審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