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鬱可能加重心臟病患的心智衰退
- 發布日期:
- 資料來源: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
研究建議,長期監控憂鬱症狀是必要的。
新的研究發現,做過心導管手術的年長者若持續出現憂鬱徵兆,其心智能力減退的風險非常高。
加拿大加卡立大學的研究者在追蹤三百五十位六十歲以上(含六十歲)做過非緊急心導管手術的年長者後發現,那些有持續憂鬱症狀的年長者在三十個月後心智功能明顯地下降。
手術後第一年出現憂鬱症狀是未來十八個月情況持續惡化的顯著危險因子。研究主持人Elizabeth Freiheit及其團隊發現,擁有特殊基因APOE-epsilon 4的人心智惡化的情形特別嚴重,這個基因型被認為是阿茲海默症基因上的危險因子。
研究者表示,對於心臟病患者而言,由醫師及其他照顧者長期監控憂鬱症狀的嚴重程度與變化是有必要的。 該研究結果將發表於三月號 <一般精神醫學檔案>。雖然在這些患者身上可以看到憂鬱症和心智能力的減退有關,然而這不能說明兩者之間存在必然的因果關係。
本文摘譯自<今日健康新聞>,March 5, 2012,Depression Could Worsen Mental Decline in Heart Patients
本文由戴怡君擇文、黃嘉慈摘譯,感謝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主任劉嘉逸審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