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大流行:即使是輕症也會影響心理健康|董氏基金會華文心理健康網

主意境區

新冠病毒大流行:即使是輕症也會影響心理健康

根據一項發表於《神經精神藥理學與生物精神醫學進展》期刊的研究指出,新冠病毒大流行之後可能會出現顯著的憂鬱、焦慮和創傷後壓力症狀;這些症狀與先前的任何精神病診斷無關。新冠肺炎症狀嚴重度可能與疾病急性期發生後的精神症狀有關。

該研究由哥倫比亞大學梅爾曼公共衛生學院與巴西南卡埃塔諾市政大學合作進行,研究者針對聖保羅地區18歲或以上、疑似有新冠肺炎的居民採取檢測。患者在訓練有素的醫護人員監督下在家中接受測試。結果呈陽性、且出現至少兩種症狀如:發燒、咳嗽、喉嚨痛、改變或失去嗅覺者被列入輕症而收案(樣本 = 895);這些患者在兩個月後(平均56.6)接受精神症狀的進一步評估。

結果顯示,出現顯著的憂鬱、焦慮和創傷後壓力症狀的比例分別為百分之26、百分之22以及百分之17。與先前巴西創傷後壓力水平的發生率百分之8.5相較,這些輕度新冠肺炎患者的患病率顯然有所增加。增加的新冠肺炎相關症狀數量與臨床上顯著的憂鬱、焦慮和創傷後壓力症狀嚴重度有關。

一般而言,嚴重疾病的倖存者在病情改善後會出現高水平的心理症狀。研究者表示,憂鬱、焦慮和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是這些患者回報最多的精神疾患。這些發現與上一次 SARS(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 )爆發時的警告相呼應,當時 SARS感染倖存者的心理困擾也有增加的現象,在疫情爆發後一年或之後更長時間仍然持續。同樣的結果也出現在2015 年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感染症(MERS-CoV) 發生之後。

Castaldelli-Maia 表示,早期心理健康干預,如心理治療和支持團體,在預防新冠肺炎患者病後的心理健康上有著重要的角色。雖然我們仍需要進一步探討神經生物學機制對新冠肺炎與心理健康狀況相關性的影響,但醫療保健系統必須為由於新冠肺炎大流行而遭受心理困擾的大批人潮做好準備。

 

本文由戴怡君選文、黃嘉慈摘譯,感謝長庚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劉嘉逸審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