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談話治療」是否能 減少憂鬱症治療的成本?|董氏基金會華文心理健康網

主意境區

新的「談話治療」是否能 減少憂鬱症治療的成本?

一項發表於2016年7月《刺胳針》醫學期刊的研究指出,一種簡單又不昂貴的談話治療──行為活化治療(behavioral activation therapy),與目前普遍使用的認知行為治療,在成人的憂鬱症治療上有相同效果。差別在於,行為活化治療可由接受少量訓練的心理衛生工作人員提供,不論在治療成本、還是專業訓練成本都相對較便宜,提供經濟較不寬裕的患者,新的治療選擇。

研究人員將440名罹患憂鬱症的成人,分成行為活化治療組和認知行為治療組。沒想到在治療開始後一年,2/3的患者在憂鬱症狀的改善上都減少了超過50%。且兩組受試者不論在無憂鬱症天數(depression-free days)、還是焦慮症診斷上都沒有顯著差異。研究結果挑戰了認知行為治療在憂鬱症實證基礎心理治療中的主流地位。

然而,研究同時也點出,還有1/3的患者對於認知行為治療和行為活化治療的反應皆不佳,但無論如何,這項研究已經證實了行為活化治療在臨床和成本上的成效。




本文摘譯自<每日健康新聞>,July 22, 2016,Could New 'Talk Therapy' Cut Cost of Treating Depression?


本文由戴怡君撰文、黃嘉慈摘譯,感謝長庚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劉嘉逸審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