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鬱症患者易低估病情而未就醫
- 發布日期:
- 資料來源: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
研究顯示,人們常將自己的狀況與家人、朋友和外在世界做比較,難以判斷自己憂鬱的嚴重程度。英國華威大學心理系的研究者發現,人們錯估自己憂鬱和焦慮症狀可能導致漏診或誤診。相反的,若是身邊的人很少感到憂鬱,則這些人可能因為自己的症狀較嚴重,而理解自己的痛苦是不正常的。
研究發現,受試者在較廣泛的人口症狀分布上的看法差異很大。例如,10%的受試者認為有一半的人口,每個月至少有15天感到憂鬱,而另有10%的人認為他們感到憂鬱的天數是每個月兩天或更少。
研究者Karen Melrose表示,多數的家庭醫師在憂鬱和焦慮的諮詢上,仍是由病人主導。因此,患者決定要不要就醫是影響診斷的關鍵。該研究結果或許可以解釋為什麼有這麼多低估或高估憂鬱和焦慮症的情形發生。
本文摘譯自<今日健康新聞>,07 May 2012,How A Persons "Ranks" Their Suffering May Stop Them Seeking Help For Depression And Anxiety
本文由戴怡君擇文、黃嘉慈摘譯,感謝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主任劉嘉逸審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