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持血清素平衡可預防憂鬱症發病|董氏基金會華文心理健康網

主意境區

維持血清素平衡可預防憂鬱症發病

一項發表於10月份《歐洲神經精神藥理學》的研究指出,某些人,特別是女性,即使她們身上帶有導致憂鬱症的基因,仍可透過整年維持或增加神經傳導物質血清素的水平來避免憂鬱症的發生。

受到「季節性情感疾患」(如睡眠或飲食紊亂)影響,約有5%的哥本哈根居民在冬季會出現憂鬱症。不過,隨著春天到來,這些臨床症狀通常會消失。

來自哥本哈根的科學家團隊以23名年輕志願者進行研究,這些志願者帶有憂鬱症的HTTLPR遺傳易感性,但他們是屬於不受季節變化影響的丹麥人。志願者在夏季接受了兩次腦部掃描(正點子斷層掃描),然後在冬季進行了兩次追蹤掃描,目的是測量大腦中血清素轉運體和血清素水平。

研究者發現,從夏季到冬季,血清素轉運體蛋白的水平平均下降了10%左右,女性尤為明顯。此外,一些帶有遺傳傾向,被認為可能會罹患「季節性情感疾患」的人,卻能控制血清素轉運體蛋白量的產出,這意味著他們能夠調節從腦中排出多少量的血清素,讓他們變得更有能力對抗憂鬱症。




本文摘譯自Medical News, Life Science網站,Some people can avoid depression by maintaining serotoniun level throughout the year,October 3, 2018

本文由戴怡君選文、黃嘉慈摘譯,感謝長庚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劉嘉逸審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