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和憂鬱,心臟病患者的「完美風暴」|董氏基金會華文心理健康網

主意境區

壓力和憂鬱,心臟病患者的「完美風暴」

新的研究發現,心臟病、憂鬱症狀和壓力相關性很高。本篇研究發表於三月十日<循環>期刊。 研究者在將近四千五百名心臟病患者身上找出高壓力和嚴重憂鬱症狀帶來的影響,並將它們稱為「心理社會的完美風暴」。該研究主持人,哥倫比亞大學醫學中心副研究科學家Carmela Alcantara表示:高壓力和嚴重的憂鬱症狀對於心臟病患者在早期脆弱的階段特別不利。

研究者就參與「中風的地區與種族差異原因研究(REGARDS)」中四千四百八十七位45歲(含)以上的心臟病患者的資料進行研究。

這些患者在自家中接受訪談,內容包括:他們在上週中感到憂鬱、寂寞、傷心或哭泣的頻率有多高?以及他們有多常覺得對自己生命中的重要事件無法掌控?覺得快被情緒淹沒?對自己處理人際問題是否有信心?以及上個月的生活是否順遂?

在將近六年的追蹤期間,共有一千三百三十七名患者死亡或是心臟病發。同時有高壓力和嚴重憂鬱症狀的心臟病患者在追蹤期間的前兩年半內再次心臟病發或死亡的機率比低壓力和低憂鬱心臟病患者高出百分之四十八。然而,之後的追蹤期間則未發現顯著相關。

同時有壓力和憂鬱困擾的人傾向在報告中提到自己近來常常哭泣、面臨很大的困難以及無法處理人際之間的問題。

研究者Alcantara認為:行為介入,包括正是行為治療和運動可能減少在不久的將來死亡和心臟病再發的機會。單獨高壓力或憂鬱症,並不會增加再次心臟病發或死亡的風險。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心臟病學教授Gregg Fonarow博士表示:過去的研究證實,無論性別,憂鬱症和壓力在心臟病的發展、致死或非致死的心臟病發作和中風上都呈現相關。

然而他也強調,該研究僅能說明相關,無法證明高壓力水平或憂鬱症造成心臟病發作或死亡。

 


本文摘譯自<每日健康新聞>,March 10, 2015Stress, Depression a 'Perfect Storm' of Trouble for Heart Patients

本文由戴怡君擇文、黃嘉慈摘譯,感謝長庚醫院精神科副教授級主治醫師劉嘉逸審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