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鬱青少年治療反應佳,濫用藥物的情況較少|董氏基金會華文心理健康網

主意境區

憂鬱青少年治療反應佳,濫用藥物的情況較少

《諮詢和臨床心理學學刊》的研究資料顯示:罹患重度憂鬱症的青少年接受並對治療產生反應者,日後濫用藥物的情況較少。

研究資料來自美國11個不同治療機構、192位年齡介於1218歲、接受重度憂鬱症治療的青少年,參與研究前無藥物或酒精濫用問題,對其進行5年的追蹤計畫。

追蹤期間,那些在12週治療後、憂鬱症狀得到緩解的青少年中,僅10%出現藥物濫用的問題;治療反應不佳的人中,則有25%出現濫用藥物的情況。

研究主持人北卡羅來納杜克大學心理及神經科學教授John Curry表示,無論受試者是對認知行為治療、百憂解,還是安慰劑產生反應,只要在12週中對治療出現反應,就能減少未來濫用藥物的情形。

研究者提到,因為藥物或從認知行為治療學習使得情緒得到控制,加上憂鬱症治療中支持與教育的提供,可能早就在防範藥物濫用上發揮了重要功能。認知行為治療相信:改變想法就可以改變行為。

研究者也發現酗酒問題引發一些受試者憂鬱症的反覆發作。Curry教授表示,當這些青少年克服憂鬱症後,其中一半的人在5年期間維持穩定,然而有近另一半的人病情再度發作。而那些同時有酗酒問題和病情復發者,通常先出現酗酒問題。 由於該研究中後續出現藥物或酒精濫用問題的青少年人數很少,因此研究者認為需要更多的研究來確認所得到的結論。

 

 


本文摘譯自<今日健康新聞>,June 7, 2012Depressed Teens Who Respond to Treatment Less Likely to Abuse Drugs

本文由戴怡君擇文、黃嘉慈摘譯,感謝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主任劉嘉逸審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