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型手機影響親密關係|董氏基金會華文心理健康網

主意境區

智慧型手機影響親密關係

一項發表於<人類電腦行為期刊>(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的研究指出:使用智慧型手機可能成為強迫性或上癮行為。智慧型手機正在破壞親密關係,同時也導致憂鬱症。

來自貝勒大學商學院的James A. Roberts教授和Meredith David博士針對美國453位成人進行調查,試圖找出手機的使用如何影響親密關係。研究焦點為「低頭症」或「伴侶的手機冷落行為」(phubbing),這名詞意指「當伴侶在身旁時使用手機或因手機而分心」。

根據第一項由308位成人參與的研究結果所形成的「伴侶低頭症量表」,其中包含九項常見的智慧型手機活動,但受訪者認為是漠視的行為。

 

量表內容包括:

 

§ 和我在一起時我的伴侶會把手機放在他/她視線所及之處

§ 和我在一起時我的伴侶會把手機拿在手上

§ 和我說話我的伴侶時會瞄他/她的手機

§ 若我們的談話一有空檔我的伴侶就會查看他/她的手機

研究宣稱該量表十分重要,因為它顯示了低頭症在面對手機的態度、伴侶對手機的著迷程度、手機衝突以及手機成癮上有著概念和經驗上的差異。


智慧型手機冷落行為可能造成憂鬱症

第二項研究是由145位成人接受該量表的測量,以此評估親密關係中伴侶的「低頭症」程度。

此外,第二項研究也測量手機衝突、關係滿意度、生活滿意度、憂鬱以及人際依附類型。人際依附類型對人們在關係的感受進行「焦慮」和「安全感」的比較。

研究顯示:

§ 百分之46.3的人曾因伴侶低頭滑手機而被忽略

§ 百分之22.6的人表示低頭族行為造成關係衝突

§ 百分之36.6的人曾在某個時刻感到憂鬱

整體而言僅有百分之32的人對關係感到很滿意。

David教授指出,人們通常認為短暫分心地使用手機對於每天的互動不會有嚴重的影響。然而研究發現,在伴侶相處的時刻,愈常使用手機者,另一半對關係愈不滿意。

Roberts教授表示:當受到伴侶冷落時會形成衝突,而衝突造成較低的關係滿意度,較低的關係滿意度則造成較低生活滿意度,最終導致較高的憂鬱傾向。

研究者認為大家應注意使用手機對關係產生的傷害。例如,造成憂鬱情緒以及降低重要他人的幸福感。

研究也發現:在關係中安全感較低,屬於「焦慮依附類型」的人更易受到影響。

研究結果顯示,智慧型手機不僅影響浪漫關係同時也影響個人幸福感,特別是當手機在關係中扮演著如此重要角色之際。

Roberts教授詫異於以手機如此渺小又普通的事物卻能影響親密關係和個人幸福感甚鉅。

本文摘譯自<今日醫療新聞>,2 October 2015Smartphone distraction can ruin a relationship


本文由戴怡君擇文、黃嘉慈摘譯,感謝長庚醫院精神科副教授級主治醫師劉嘉逸審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