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善能讓施予者更健康快樂|董氏基金會華文心理健康網

主意境區

行善能讓施予者更健康快樂

一篇發表於《心理學報(Psychological Bulletin)》的研究發現,善待他人和幫助他人有益於人們的身心健康。然而,並非所有善舉對施予者都有利。其中的關係強度取決於許多因素,包括:善舉的類型、幸福的定義以及施予者的年齡、性別和其他人口統計因素。
 
該研究由香港大學學者進行,研究者根據201項獨立研究進行整合分析,總共包括19萬8千213位參與者,目的在於找出利社會行為和健康之間的關係。整體而言,研究發現兩者之間存在著輕度關聯(modest link)。隨機的善舉,例如幫助年長的鄰居拿東西,比正式的利社會行為(如:固定在慈善機構擔任志工)更能產生整體幸福感。

研究者還發現,仁慈和具生活意義幸福感 (eudaimonic well-being) 之間的連結比與享樂幸福感(hedonic well-being)之間的連結強。生活意義幸福感是指自我實現、發揮潛能以及在生活中找到意義;享樂幸福感則是快樂和正向的感受。

同時,這樣的影響會隨著年齡而產生變化。較年輕的施予者在整體幸福感、生活意義幸福感以及心理功能上的水平較高;而較年長的施予者則在身體健康的水平上較高。

此外,與男性相比,女性在利社會行為和多種幸福感之間呈現更強的關聯~這或許是因為人們通常期待女性更有愛心和奉獻心,因而遵循這些社會規範的行為便產生了更良好的感覺 。


 
本文出處:
When doing good boosts health, well-being Acts of kindness benefit givers, study finds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September 3, 2020


本文由戴怡君選文、黃嘉慈摘譯,感謝長庚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劉嘉逸審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