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建議人生4階段從事不同的運動|董氏基金會華文心理健康網

主意境區

英國:建議人生4階段從事不同的運動

由英國4位首席醫療官在20117月發布的「活躍開端,活躍永久」報告中,詳列出年輕人與老人在不同的階段應從事的運動類型與運動量以確保健康。該準則將人生分為4個階段:5歲以下、519歲、1964歲以及65歲以上。

報告顯示:規律的運動可以減少慢性疾病發生,如冠狀動脈性心臟病、中風、第二型糖尿病、癌症、肥胖、精神疾病和骨骼肌肉的問題。即使是增加少量的運動也能避免慢性疾病、促進健康。

報告中也提到無論運動總量多寡,久坐會增加罹病的風險,並首次強調劇烈運動的好處,過去一些教人不必運動就能增進健康的訊息,可能讓人忽略了劇烈運動的好處。

針對不同年齡層提出的建議準則:

一、5歲以下的幼童:除了睡覺外不應久坐,如被侷限在嬰兒車。從出生後就應多鼓勵體能活動,如在地板上玩耍、安全的水中活動。可以行走時就應該每天從事3個小時的體能活動。 

二、兒童和青少年:每週3天,每次應從事60分鐘到數個小時中度到劇烈的體能活動,以強化骨骼和肌肉。

三、成年人:應該每天都活動,每次運動應維持至少10分鐘。每週運動5天以上、每次30分鐘;一週當中從事劇烈運動或是合併中度和劇烈運動75分鐘。 成人也應該至少每週從事2天強化肌肉的運動。

四、老年人:雖說運動量是愈多愈好,特別是每天都能持之以恆。老年人也應該以與成年人標準相同,每週至少從事2個半小時中度運動為目標。此外,為了預防跌倒,老年人每週至少要從事2次增強平衡和協調的運動。 該報告參考了一些重要的資料:包括世界衛生組織在體能活動上的建議,以及美國和加拿大的跨國大規

 

 

 

本文摘譯自<Medical News Today>,11 Jul 2011

本文由戴怡君擇文、黃嘉慈摘譯,感謝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主任劉嘉逸審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