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一哭也有好處|董氏基金會華文心理健康網

主意境區

哭一哭也有好處

根據一份來自荷蘭蒂爾堡大學、發表於斯普林格期刊<動機與情緒>上的研究指出:好好哭一場可能讓你好過些。

研究團隊邀請參與者觀賞一部感人的影片「忠犬小八」,並於觀賞過程中錄影。之後再請參與者數度反映自己的感受。

雖然人類是唯一會流下情緒性眼淚的物種,然而目前對於哭泣的功能所知甚少。一些研究認為哭泣是為了尋求支持、安慰或協助,另一些研究則認為哭泣主要是釋放情緒。一些不同類型的研究針對後者進行調查,然而獲得的結果卻有矛盾。一些回溯性自我報告的研究支持「哭泣提供情緒紓解並讓人心情變好」的說法。相反的,實驗室研究運用讓人感動的電影,卻顯示了在一個情緒性事件之後,心情立刻出現持續低落的現象。

Asmir Gračanin領導的研究團隊在實驗室的環境中測量哭泣對情緒產生的立即和延緩效應。60位參與者觀賞兩部催人熱淚的電影。影片觀賞後,研究者立刻詢問28位流淚與32位未流淚參與者請他們表達自己的感受。此外,在觀賞完影片後20分鐘和90分鐘,參與者分別再評估自己的心情。

如所預料,未流淚者在觀賞完電影當下的情緒並無變化也未受影響。而流淚者則是出現明顯低落、甚至沉溺其中。然而,20分鐘後這些流淚者的情緒恢復到觀賞電影前的狀態。90分鐘後流淚者表示心情比觀賞電影之前更好。這樣的情緒轉折與觀賞電影時哭泣的次數無關。

Gračanin認為,這種情緒沉溺與之後情緒回升到之前狀態的情形可能讓流淚者感到自己在哭泣之後情緒好很多。然而,這些流淚者似乎更經驗到整體情緒上的提升,只不過這要一段長時間之後才發生。

Gračanin解釋,從哭泣之後情緒開始低落到情緒復原,再到超越情緒事件發生前的水平需要一段時間。這樣的模式經常出現在回溯性研究中,人們在大哭一場之後評估自己的情緒水平。

 

本文摘譯自<今日醫療新聞>,Tuesday 25 August 2015Crying has its perks

本文由戴怡君擇文、黃嘉慈摘譯,感謝長庚醫院精神科副教授級主治醫師劉嘉逸審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