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兒育女的精疲力竭 會增加父母與孩子的疏離感及破壞性影響|董氏基金會華文心理健康網

主意境區

養兒育女的精疲力竭 會增加父母與孩子的疏離感及破壞性影響

根據一篇發表於《臨床心理科學》期刊的研究指出,當養育子女的日常壓力變成長期壓力時,可能會導致父母親精疲力竭(burnout),造成父母與孩子的疏離感,且無法肯定自己的養育能力。這種倦怠對父母和孩子都可能會造成嚴重後果,增加父母疏忽、傷害和逃避的念頭。
 
來自比利時魯汶大學及史丹佛大學的研究者以兩項長期追蹤父母親的研究直接檢驗與父母倦怠有關的結果。第一項研究中,研究者透過社交網絡、學校、兒科醫生和其他來源來招募父母,請他們參與一項有關「父母親幸福感和疲憊」的研究。這些身為父母的參與者大多是在比利時講法語的成年人,他們完成了三次線上調查,每次間隔約5.5個月。

這項調查包括的內容有:一份父母倦怠量表,用以測量父母的情緒疲憊、情緒疏離和效率不佳的感覺;一份測量父母逃離家庭想法的量表;一份測量父母對子女的身體、教育和情感需求的忽視程度;一份測量父母在言語、身體或心理暴力的傾向。由於許多問題碰觸到敏感的主題,因此研究者也測量了參與者在面對探究性問題時選擇最符合社會期望回應的傾向。共有2068名父母參加了第一項調查,其中557名堅持到第三項調查。
 
調查結果顯示,倦怠和三個變項呈現強烈相關,這三個變項是:逃避的想法(escape ideation)、父母疏忽(parental neglect)和父母暴力(parental violence。在第一次和第二次調查中的父母倦怠與之後的父母忽視、父母暴力和逃避的想法有關。研究者發現,父母的倦怠與父母疏忽之間存在一種循環的關係:父母的倦怠會導致父母疏忽的增加,進而導致倦怠的增加等等。父母暴力顯然是倦怠的結果。
 
第二次線上調查則以英國以英語為主要語言的父母為受試者,調查結果也與第一次調查類似。研究者表示,太大的壓力會使父母筋疲力竭,這反而會對父母和孩子造成破壞性的影響。父母需要知道自我照顧對孩子是有好處的,當他們感到精疲力竭時,應該尋求幫助。健康和兒童服務專業人員應當了解父母的倦怠情形,以便做出準確診斷並提供最適切的照顧。而政策和公共衛生工作者需要增加人們對於父母倦怠的覺察、減少大眾對於父母倦怠的避諱,鼓勵父母尋求所需要的幫助。

 
 
 
出處:〈Science Daily〉,August 28, 2019,Parental burnout can lead to harmful outcomes for parent and child
 
本文由戴怡君選文、黃嘉慈摘譯,感謝長庚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劉嘉逸審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