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資本可能是疫情工作中的解毒劑|董氏基金會華文心理健康網

主意境區

心理資本可能是疫情工作中的解毒劑

 

一項發表於《工作場所健康管理國際期刊》的研究指出,如同新冠肺炎疫苗可以防止感染傳染性病毒一樣,自我效能、樂觀主義、希望和復原力等集體因素能幫助員工免受流行病的負面影響。

該研究由西維吉尼亞大學學者進行,探討「心理資本」( PsyCap),即一種以自我效能、樂觀、希望和復原力為特徵的正向心態,如何影響員工。研究團隊在 2020 5 月的第一週對 378 名全職員工進行調查,當時許多人仍採用遠距工作。參與者的平均年齡為 35 歲,百分之52的受訪者為女性。

美國心理學會在同一時間發布的一項調查發現,百分之70 的成年受雇者表示工作是他們生活中的重要壓力源。研究團隊發現,無論在哪里工作,許多人都將工作視為生活的壓力源之一。但是能夠採用適應性因應策略的員工表現得更好。「心理資本」 和「適應性因應」之間仍存在很強的正相關。但對於在家工作的人來說,似乎不會影響他們的壓力,這可能是因為家中還有其他的壓力源。此外,那些「心理資本」遲滯者較容易出現不良適應性行為,並感受較多的壓力。

研究者表示,從實用的角度來看,「心理資本」不如「性格」來得固著,我們不容易改變自己的性格,但心理資本是一種較具可塑性的東西,它可以改變和改進。如果採用適應性因應方式,壓力就會減少。若心理資本較低,就比較可能用不良適應性行為來因應,這會導致更大的壓力。研究者強調,心理資本傾向於透過減少不良適應性因應,而不是以增加適應性因應來發揮更大的作用。這也是一種相對較新的概念,建議組織考慮提供訓練,以保持員工的快樂和健康。幫助人們提高這種認知資源的工作坊能夠實際地讓人們學習也更熟悉適應性的因應方式。

 

 

 

本文由戴怡君選文、黃嘉慈摘譯,感謝長庚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劉嘉逸審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