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霸凌者或受霸凌者,較少獲得同儕接納的青少女,對上學及學習態度較為負面及消極
- 發布日期:
- 資料來源: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
現在年輕人花在電子科技上的時間愈來愈多,也因此他們參與網路霸凌、成為網路霸凌受害者或是同時經驗兩種狀況的風險就更高。儘管網路霸凌通常發生在學校以外的環境,然而網路霸凌的影響很可能會蔓延到學校。
根據一篇2017年發表於《性角色》期刊的研究指出,較少獲得同儕接納的11-15歲的女孩,如果遭遇網路霸凌(不論是欺凌者或是受害者),將為其上學狀況及學習力帶來負面影響。
該研究由英國學者進行,共有285名11至15歲的兒童和青少年(125名男性和160名女性,平均年齡12.19歲,標準差1.03)參與,他們完成了參與網路霸凌測量,包括過去三個月中網絡欺凌的程度,例如發送和接收威脅性或攻擊性評論,謠言以及圖像或視頻共享。還測量了自尊、信任、同伴的感知接受度,以及對學校和學習重要性的感知。
研究結果指出,對於青少女而言,在網路霸凌中成為受害者、霸凌者或兩者都有的經驗,預測了她們對學習和學校的負面觀感。特別是對於青少女,參與網路霸凌的影響會延伸到她們對於學習的觀感。參與網絡欺凌程度最高的女性對同儕的接受程度最低。最不被同儕接受的青少女對學校和學習的感覺更加消極。獲得同儕接受度高的女孩,她們越有可能擺脫網絡欺凌的影響並享受學校生活,參加虛擬攻擊的可能性就越小。
這一發現也證實,參與網絡霸凌如何破壞年輕人的同伴關係,並突顯了學校外部環境的壓力源如何造成青少女對學校的不良觀感,也對改善網路霸凌的干預措施有所影響。
這一發現也證實,參與網絡霸凌如何破壞年輕人的同伴關係,並突顯了學校外部環境的壓力源如何造成青少女對學校的不良觀感,也對改善網路霸凌的干預措施有所影響。
本文出處:2017年《Sex Roles》 volume 77,https://doi.org/10.1007/s11199-017-0742-2
本文由戴怡君選文、黃嘉慈摘譯,感謝長庚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劉嘉逸審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