癲癇汙名 鎖住少年青春|董氏基金會華文心理健康網

主意境區

癲癇汙名 鎖住少年青春

  今年20歲,大學二年級的甲同學,本應享受青春年華,但從小被癲癇症所困,須長期看病吃藥,還擔心發病會全身抽搐,引起同學、親友的擔心及恐慌。因此,十分自卑,沒有勇氣與朋友交往,長年眉頭深鎖。

  近來他成績退步,被當好幾科,心情更加低落,也有失眠、食慾不振的困擾。他感到人生無望,心生自殺念頭。幸好治療他癲癇的醫師,發覺有異狀,轉介到精神科門診。問診後確定他得了憂鬱症,給予抗憂鬱劑治療,病情未見起色,醫師建議他住院,進一步治療。

  癲癇症俗稱「羊癲瘋」、「羊暈」、「羊角癲」,常被人誤認為奇怪的疾病。其實,它是一種先天或後天因素引起的慢性腦疾病,特徵是腦細胞過度活躍,引發放電的反覆性發作,主要症狀為全身性或局部性的抽搐,往往伴隨意識障礙。常見的癲癇症種類有大發作、小發作、精神運動型發作、局部發作等。理想控制癲癇發作,須接受生病的事實,規律服用抗癲癇藥物,使腦細胞活動趨於穩定。

  癲癇症患者生病後,心理負擔很大,最怕發病後別人用異樣眼光看待。小時得到此病,有時會被同學作弄嘲笑,易感到羞恥,造成患者罹患憂鬱症。癲癇合併憂鬱症,心理汙名化作祟,患者更會忽視憂鬱症,不但增加治療難度,也增添自殺危機。

  有憂鬱症的癲癇患者,在治療上應注意:

  1.同時看神經科及精神科兩個專科,互相配合,開立恰當的藥方;

  2.醫師開抗憂鬱劑時,宜避免易引起癲癇的藥,病患也須定期回診;

  3.若患者有自殺傾向,應接受醫師建議住院治療,甚至考慮電痙攣療法(簡稱電療),加強療效。

  根據臨床經驗與文獻報導,電療可幫助同時有癲癇與憂鬱的患者,有效紓解情緒障礙,不會影響癲癇的病情。

  甲同學住院後,接受心理治療及藥物治療,效果都不好,醫師為他做12次電療,心情才逐漸好轉,終於在病情穩定下出院。之後他在門診露出許久未有的笑顏,已然擁有遲來的青春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