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憂鬱長輩就醫的顧慮,成為他們的支持|董氏基金會華文心理健康網

主意境區

理解憂鬱長輩就醫的顧慮,成為他們的支持

理解憂鬱長輩就醫的顧慮,成為他們的支持
圖片出處:photoAC   

年近八十的李太太,與兒子住在市郊,雖因高血壓、高血脂和糖尿病必須長期服藥,生活還算安穩。近三個月,不知何故,漸漸吃不下,體重掉了五公斤,晚上睡不著,白天疲憊不已,什麼事也不想做,認為自己拖累家庭,人生乏味。雖然兒子頻頻關切,不斷鼓勵,陪伴到急診檢查多次卻查無原因。李太太甚至拒絕再看醫生,擔心佔用醫療資源,害怕被看不起,也怕醫生告訴自己無藥可醫。在內科醫師勸說下,兒子將她帶來精神科診間,過程中她頗有怨言,感嘆:「看醫生也沒用,為什麼要逼我?」   

老年期的憂鬱症狀,可能是年輕時的憂鬱病史再復發,或是65歲之後第一次發作。根據調查,在台灣,65歲以上的長者,有約6%符合重度憂鬱症的診斷標準,另有15%正經歷其他種類的憂鬱症狀。換句話說,老年族群中,每5人就有1人至少有輕度的憂鬱症狀。隨著人類壽命延長,加上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出生的嬰兒潮陸續步入老年期,可以預見數年之內,老年憂鬱症影響的人數還會大幅增加。

影響長輩就醫的阻力   

許多長輩經歷憂鬱症狀時,不會主動求助。研究指出,影響求助意願的主要因素可分為:個人知識的不足、自尊與污名化、家人的誤判、求助管道不夠便利等。   

第一、個人知識的不足:個人對憂鬱症的不瞭解,可能源於健康教育內容不足或不夠普及,使個人對憂鬱的成因、症狀和治療認識有限。有學者設計實驗將學生分成兩組,加強教導其中一組學生精神醫學的相關知識,經過一段時間,比起未學習相關知識的組別,接受適當教導的學生,在他人出現憂鬱或其他身心症狀時更願意提供協助,也更願意在自己出現症狀時主動求助。由此可知,普及適當的健康教育內容,可以改善個人求助和助人的意願。   

第二、自尊與污名化:當民眾對憂鬱症所知有限時,較容易產生誤解,對患者產生刻板印象、偏見和歧視。外界對憂鬱症的污名明顯時,老年人可能會輕視自己、感到羞恥、試圖保密並迴避他人。研究發現,比起抱持正面觀感的人,對於精神疾患和治療帶有負面印象者,願意求助的可能性僅有五分之一。有些長者過去事業成功,一向自信十足,罹患憂鬱症時難以放下自尊,不願求助。有些長者認為承認自己生病而去求助,代表失敗與失去自主能力,成為別人負擔。這些情況都會延誤就醫,讓病情更惡化。因此,進步的國家要能夠教育民眾正確認識憂鬱症的成因、表現與康復之道,降低污名化,提高民眾求助的意願。   

第三、家人的誤判:許多家人誤認憂鬱症狀(如沉默寡言、動機減弱、動作緩慢、失眠或睡過多)是正常老化的一部份。或因為子女工作忙碌,很少與長輩說話,不知道長輩的改變,因而延誤就醫。許多憂鬱老人經常主訴是頭痛、身體痛或失眠,使家人誤以為是內科問題,因此帶至內科就診,而不知道要到精神科求診。

第四、求助管道不夠便利:求助者可能不知道到哪裡求助(比如:心理諮商或看診?看哪一科?)。因此,可以讓情緒低落的長輩知道有許多求助管道,例如參考董氏基金會網站:https://reurl.cc/AAL1kQ


一步一步引導長輩,建立就醫安全感

臨床上遇到家屬詢問,若憂鬱長輩一直不肯就醫怎麼辦?此時不妨請家人好好與長輩談心,關心其「困擾」,並順其困擾安排就醫途徑。例如:過去有位長輩罹憂鬱症但拒絕到精神科,認為她只是頭痛失眠,我們請家屬先帶到家醫科,由家醫科醫師先診治並建立關係,若需要進一步轉診,再由家醫科醫師安排。此時長輩與家醫科醫師已經建立信任關係,便能順利轉診。   

老年期的憂鬱症並非自己所願,會對生活品質帶來許多負面影響。如果我們能從自身開始學習憂鬱症的相關知識,學會辨認症狀,瞭解治療的選項,並且在長輩經歷憂鬱症狀時,給予體諒和尊重,協助他們認識疾病,提供協助的選項,順其意願安排醫療管道,便能幫助憂鬱症長輩早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