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禮物:與父母重新於家中相遇|董氏基金會華文心理健康網

主意境區

生命的禮物:與父母重新於家中相遇

2022徵件比賽得獎作品 作者:尤◎旂圖片來源:2022徵件比賽得獎作品 作者:尤◎旂

 

歐文、亞隆(Ervin. Yalom)在他的著作<生命的禮物>當中,描述關於年輕治療師與資深治療師的故事,一直都讓我非常感動,兩位不同風格與年齡的治療師在彼此最艱困的時候相遇,用各自習慣的互動方式給予對方協助,度過人生中那些難以言說的陰暗幽谷,進而看見人生有更多的體悟,雖說書中描述的是治療關係的本質,然而,我覺得這樣的隱喻,也同樣適用於描述家庭關係。

在現今家庭的多元與社會的快速變遷,過去傳統的家庭發展週期理論(Duvall,1957)已無法適用於現在豐富的家庭樣貌,因此後繼的學者仍然努力融合社會的變化,提出新的理論模型。本文聚焦在年長者的階段發展任務,並透過我在家族治療過程中的經驗與發現,來提供讀者家庭成員間相處的建議或是提醒。

父母與祖父母的立場衝突:
當今的家庭型態以核心家庭為主要的樣態,子女在離家之後,與原生家庭的互動不多,然而在結婚生子之後,有些祖父母成為重要的照顧資源,即使沒有直接照顧,也可能因為孫輩的加入,而增加許多互動的機會,此時可能出現教養理念落差過大,產生溝通不佳的情況,進而造成家庭內部衝突的現象。

在工作過程中,我發現家庭成員們在意的不是所有教養策略與模式完全相同,而是教養的人們之間溝通的管道通暢,情緒被完整照顧。所以當長輩積極地想要提出教養的方式或是策略時,你會發現這些都是長輩對於自身生命議題的再現,所以我們能做的,不是告訴他什麼是最正確的教養策略,而是嘗試理解背後的生命故事。

上有老下有小的三明治世代:
「三明治世代」描述的是中年人同時需要照顧長輩與養育晚輩的照顧情境。在面臨長輩因為年齡漸增而健康大打折扣,孩子又無法獨力生活時,夾在其中的照顧者往往面臨家庭、工作、健康等多方面的壓力,加上長輩對於長照服務往往顯得興趣缺缺,取而代之的是期待孩子能在身邊陪伴,如此也加深了三明治世代的照顧厚度。

對於處在多重照顧議題的照顧者,家庭會造成壓力相當的複雜且不易釐清,即便釐清了,照顧壓力仍不會因此縮減,因此我會嘗試與努力將焦點回到照顧者自身,照顧的界線能被清楚劃分出來,長輩也能回到自己的生命回顧的重要議題。

用回憶重新走過生命故事:
當人生運行至此,經過了風浪與山水,此時的生命課題就是回顧與統整,這個過程卻是最容易產生懊悔、失落、悲傷、痛苦等負面情緒的時刻。且讓人難以承受的是,這一切可能終將成為定局,無法回到過去改變結果,我們只能夠學習重新框架與詮釋過往的經驗,練習原諒與放下。

陪伴著長輩回顧自己的生命,說說過去故事的意義,那些人生精彩高光時刻、重要家族的記憶、工作辛苦的印記、逢年過節的回憶…,當我們有幸重回這些人生的百味,我們彷彿經歷過了一段未曾的體驗,也更能夠去體察生命真正重要的是什麼?進而修正此時的生活樣貌。

社會工作師在提供家族治療與處遇的過程當中,遭遇困境的家庭與個人需要的往往非一個完美的答案,而是在治療過程中促成真正的彼此理解,進而從過去的受傷經驗中長大,能夠用不同的方式與父母或是家人互動,就如同駱以軍在其著作<小兒子>當中的給兒子的一段話:

「我希望他能遇見各式各樣有意思的人,熱愛生命的人,如我一路遇到的靈魂,各有凹凸層次的哥們或女孩們,各種廢柴,或嚴肅的啟蒙人格者,我希望他能夠享受,長時間的體會愛這件事。」 在文章的最後,我希望將這段話做些延伸,以生命的禮物的形式分享給各位讀者,希望能夠讓兩代之間有更多的理解與認識:

「孩子,當你在發現、體會、嘗試、沉浸、遠離關於愛這件事情之後,我們或許會在家或在他處重新地相遇,我們會重新認識彼此、感受親密、失控衝突或是沉默遠離,而這些都將是我們彼此生命中的珍貴回憶,我們彼此生命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