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我告別式的主持人|董氏基金會華文心理健康網

主意境區

我是我告別式的主持人

圖片來源:photoAC

 

台灣作家曹又方在1998年罹癌以後,努力抗癌,保持樂觀,不想被死亡這件事左右生命態度,她甚至在2001年為自己舉辦了生前告別式,讓親友可以在她活著的時候講出原本在喪禮上才會講的內心話。

二十多年前的美國暢銷書《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描述了作者請罹患肌肉萎縮症的老教授開設生命倫理的家教課,也舉辦了生前告別式,讓所有學生與同事能表達對教授的崇敬。

在日本,早在1990年代就有人舉辦「生前葬」,最有名的一場是2017年企業家安崎曉的生前告別式,他事先在報紙登廣告,結果來了一千多名親友,場面盛大又感人。

生前告別式的含意

生前告別式不同於傳統告別式的兩點:一是自己主辦,不用麻煩別人;二是親友不用對著冰冷的遺體訴說來不及講的內心話,減少很多遺憾。此外,更大的意義是,人還沒死就舉辦告別式,不怕觸霉頭,象徵人們可以公開討論死亡,正面看待死亡議題。

一場新冠疫情奪走了眾多生命,讓許多人更能體會「無常先來,還是明天?」這句話的深意。雖然如此,死亡對一般人而言仍有諸多禁忌,即使剩餘的生命已經數得出來,能夠坦然接納死亡,舉辦生前告別式仍是少數。我最近參加一場老同學的告別式,他罹癌好幾年,但始終沒讓同學知曉,過世以後家人才聯絡老同學參加告別式,其實若能在他過世之前,有機會讓老同學向他告別,講講從來沒有機會講的肺腑之言,那麼不只對他,對其他同學來說,都是同窗情誼的圓滿了結。

傳統告別式會安排生者撰寫與朗讀祭文,但生前告別式的祭文可由自己來寫,既回顧一生,自我省思,也是簡短的自傳,留給後代參考。生前告別式除了情感的交流,也能藉由家屬在場的難得機會,宣布遺囑與遺產,讓眾人皆知,減少下一代間的衝突。

舉辦生前告別式,直面死亡,公開談論,可以減少對於死亡的恐懼與憂慮,而親友的支持與鼓勵,也能成為內在的支撐力量,幫助自己走完最後一段人生路。

生前告別式的舉辦時間

生前告別式在台灣仍不普遍,舉辦前可先跟親友討論,了解他們的反應如何。通常有宗教信仰,或者對死亡話題感到忌諱的人,對這樣的儀式比較會有意見,也最需要溝通。如果想要在生前告別式上宣布遺囑或遺產分配,應先跟繼承人溝通,得到適當結論再安排,以免節外生枝。

生前告別式舉辦的時間跟預期的餘命有關,如果罹患的疾病可以預期病程,比較容易規劃,比如癌症,然而例外狀況也不少,比如曹又方,後來又存活七、八年,最後因心肌梗塞過世。又如失智症,病程進展到中度以後,計畫與溝通能力將有明顯困難,因此較適合在輕度以前舉辦。以人口平均餘命來考量也是一個方式,大約男性超過七十五歲,女性超過八十歲,舉辦這類儀式就有一定的說服力。

沒有人趕不及出席的告別式

生前告別式的邀請對象,跟一般喪禮的最大差別在於,不會有陌生的民代、官員,或者穿背心趕紅白帖的候選人。一般喪禮通常依習俗,以親屬關係遠近來邀請與安排,生前告別式則是以自己想要邀請的程度自由選擇。

一般喪禮大都以宗教氛圍來進行,其實多數人並無特定宗教信仰,生前告別式的好處便是可以選擇適合自己與來賓的方式,做到個別化處理。有人辦成告別派對,充滿歡樂;有人想要回顧一生,傳承人生經驗,好像課堂;也有人選擇溝通與暢談,讓過往的恩怨得到疏通,不留遺憾。

市面上已經有安排生前告別式的商家,可見這樣的儀式越來越被接受。一般喪禮所費不貲,而且通常事出突然,被敲竹槓也沒辦法,但生前告別式頗有餘裕,可以自行舉辨,也能多方比較以後託付給可信任的商家。

舉辦生前告別式雖然有許多好處,但也未必適合所有人。如果還不能面對死亡議題,或者公開討論生死,可先給自己一段心理準備的時間,想辦再辦,而這也是生前告別式不同於傳統喪禮之處。

辦完生前告別式,也能交代親人,未來舉辦後事,一切從簡,因為已經圓滿處理所有愛恨情仇,瀟灑走完人生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