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著熟齡長輩的手,向外拓展生活圈|董氏基金會華文心理健康網

主意境區

牽著熟齡長輩的手,向外拓展生活圈

牽著熟齡長輩的手,向外拓展生活圈

  「妳最近都一直待在家裡。要多出去走走比較好。」曉華關心媽媽,希望能說動她多出門。「我一個人,不想出去啦。」阿嬌姨馬上就拒絕了。「那我來請個假,我們去外面走走,順便去餐廳吃個飯?」曉華換個說法,繼續勸說。「不用啦,這麼麻煩。出去還得想要穿什麼,我頭髮都沒染,不好看。」阿嬌姨從年輕時起,就很注重外表,這個特質反而成了阻力。

  曉華轉念一想,去髮廊也算是一種生活樂趣,只要媽媽願意去都好。問道:「不會啦,不然我們改成去髮廊洗洗頭,染一染,看起來也比較有精神。」「不要啦,我腰不好,坐也坐不久,可能會腰痛。」阿嬌姨邊摸著腰部邊抱怨。而市場一向是媽媽最喜歡去的地方,曉華再接再厲地問著「那我們去運動公園逛逛,然後去市場買點東西?」「不要啦,公園裡的人都在跳舞,我不會跳。市場自從攤位換了之後,都沒有什麼熟識的人,看了又不買,不好意思。」

  阿嬌姨還是不肯出門,曉華心裡著急,盤算著到底還有什麼方法,能鼓勵媽媽多出門,嘗試參加些活動…

  走出家門好處多,也要注意長輩顧慮

  多到戶外走走,向外拓展生活圈有許多的好處,能放鬆心情、認識形形色色的朋友,增強與社會的連結;可以增加生活的滿足感,甚至能找到機會,發揮自己的智慧、或是分享自己的人生經驗;也有機會學習到新知識,與世界保持聯繫。

  即使對心情有幫助,也能抗老、防失智,還是有些長輩對於出門走走,多認識人有些猶豫。最常見的原因是對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沒有人陪著前往。或是認為自己身體機能衰退,無法表現良好。還有就是對於接觸陌生人群有些畏懼,擔心自己無法融入,或是覺得不好意思。

  把握3招,開創樂齡新生活

  當長輩們對於跨出家門有所顧慮,不妨透過以下方式鼓勵與帶領,協助長輩邁開拓展生活圈的第一步:

  1.從日常的生活興趣著手:

  假設長輩特別喜愛美食,就先邀約聚餐或是報名烹飪班。另外可優先考慮目前已經有親友在參與的活動。譬如孫子最近在學游泳,泳池有家庭套票,邀請長輩一起去做SPA或是在泳池中練走。因為已經有親友作為固定班底,他們覺得比較有伴,也會比較願意出門。

  2.結合過去長輩經驗或專長:

  借重長輩過去的工作經驗或是專長,他們會比較有信心及成就感。譬如過去曾經務農的長輩,試著安排休閒農業的假日活動,或是參加園藝班。最後則是相互揪團,呼朋引伴,大家一起來參加,陪同進行各種外出活動。

  3.「樂活醫囑」鼓勵長輩動起來:

  最後一招,倘若平時有固定回診,也可以拜託醫師口頭開立「樂活醫囑」,由醫師來強調活動的好處,並且加以鼓勵勸說,有時候也會有很不錯效果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