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孤獨老,擁抱銀髮資源
- 發布日期:
- 資料來源:文/胡聚名 (三軍總醫院北投分院社工科 主任)
圖/pexels
當前的社會是喜新厭舊、快速更迭與異常孤獨的時代,在家庭結構改變,核心家庭為主的現況,含飴弄孫、頤養天年的老年生活正逐漸轉型中,根據內政部近五年的統計發現,有超過20%以上的長輩獨自生活著,而根據日本的統計,孤獨老化的比例在未來20年間更會拉高到40%,因此我們可以假設當人老了之後,獨自生活可能成為常態,且即使不是形式上的獨居,心靈上的孤獨感也是日益漸增。
當我學會好好變老,就能更靠近生命的本質
記得就讀社工研究所時,一位資深教授曾表示自己最不會做的就是老人社會工作,他坦誠地說:自己年輕的時候完全不理解老人的心情與處境,這樣的心情直到自己變成了老人之後才稍微緩減。生命是一條幽暗且光明的長河,禍福經常相依長伴,看似晦暗難解的老年生活,如果有足夠的支持幫助年長者細心體會變老的過程,我衷心地相信與期待好好地變老會讀出生命不同的況味。
然而,什麼是「支持」呢?在社會工作的專業領域中,社會資源網絡的建立與提供是協助個案面對困境的策略之一,現有的免費或是公費補助的資源對於大部分的長輩而言相當足夠,舉國民健康署建立的長者社區資源整合運用平台 (https://healthhub.hpa.gov.tw/) 為例,說明建議的使用方式,有需要的長輩與照顧者可多加利用:
1.依需求或地點搜尋:
大部分的長輩與照顧者對於資源的理解有限,點入資源整合運用平台後,可選擇自己所處的縣市,接著會導入眾多資源的選項,可逐一再點選,此方式對於完全不清楚有哪些服務的長輩來說,是非常好的入門。
圖片截自國民健康署長者社區資源整合運用平台網站
2.了解資源類別的說明:
如果想要一目了然了解需要的資源以及其背後代表的涵義,可以點選資源類別說明的選項,其中有相當完整的整理服務的內容,更能夠幫助長者選擇所需服務,資源類別包含了:運動、居家安全與防跌、高齡營養、失智及高齡友善、慢性疾病管理、醫療保健、交通、社會參與、福利補助及資源。
3.資源使用的終極武器:
如果上述的方式對覺得太困難,也可以利用撥打衛福部1957的福利諮詢專線詢問您所在縣市的福利資源,獲得專業且豐富的建議,讓這些社會資源陪伴我們一起好好享受老的過程。
充分資源,豐富生命的價值
然而,在社工實務的現場當中,不管是在網路上的資源,或者是里長的資訊、社區據點的活動,都相當的豐富,但是現實生活中,卻還是有相當多的長輩對這些資訊興趣缺缺,或者是認為當使用了這些資源的時候,就代表自己已經老了,需要被別人幫助了,這樣的想法也導致資源的使用受到了限制。
當遇到這樣的長輩或是家人時,我們反而不是告訴他們那些資源有多好用,而是透過動機式晤談的技巧,嘗試誘發他們的動機,讓他們透過理解自己一天的生活、了解健康的資訊、看看未來的自己等等,重新理解自己,進而增加改變的動機,當一個人被充分理解,他便能幫自己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道路,以及希望使用的資源。同時,作為社工師的專業也提醒了我,所謂的資源也有可能是專家學者幻象出來的需求,與長者真實的需要有所落差,然而這樣的落差需要倚靠第一線的社工或是專業人員來補足,其中的回饋機制也是目前缺乏的。
期許,台灣能夠為65歲以上的長輩提供多方位的支持,從健康照護到社會福利、社區活動、運動營養及心理支持等,幫助年長者提升生活品質,使他們在這條生命的長河之中,能夠擁有足夠的支持與陪伴,感受生命的價值與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