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序漸進,成為銀髮族重拾體能的助力|董氏基金會華文心理健康網

主意境區

順序漸進,成為銀髮族重拾體能的助力

循序漸進,成為銀髮族重拾體能的助力
照片出處:photoAC

有人曾說,人生最美麗的補償之一,就是人們真誠的幫助別人之後,同時也幫助了自己。

我從民國89年開始一直在不同的社區、關懷據點、失智據點及不同的機構服務。每次上課前,我會先思考能否給不同狀況的長者適合的課程內容,因此行前我會從多個角度思考,包括確認上課的空間是否安全,設計、選用恰當的器材,評估學員體能狀況調整課程內容強度,用輕、中、中重做分級。目的是為了帶給長者們安全且有效的課程。

環境的變化影響生活習慣
教導長者運動時,我們要先了解他們各別的體能狀況,並給予適合的運動強度與動作。與此同時要察顏觀色,像是環境安全、使用的器材適當性,再漸進式加入動作,讓長者有感進步,並且不吝給予鼓勵,讓長者願意持續參與運動。這些對細節上的照顧與注意,使運動不再對長者造成生心理壓力,開始願意把運動融入生活,成為日常的一部份。

然而生活中可能突如其來的變化,會使長者們維持運動的習慣變得困難。例如,受疫情影響,許多現場課程必須轉為線上,大家剛開始都不太會操作,只能請已經熟悉動作的學員或家中成員來協助,讓線上教學順利進行。但也因此讓不少家庭成員有更多互動,使家庭關係更親密。

另外,也會出現另一種狀況,例如,有些獨居老人或長者夫妻,原本有常常外出運動、打球的習慣,但疫情期間活動中心、社區關懷據點關閉,長照機構也不允許探視,突如其來的切斷了原有的運動習慣和社會連結,使很多長者感覺自己快悶壞、憂鬱症都要復發了。

被迫停止的規律運動,更讓有些長者的肌肉力量逐漸減少,導致易跌倒,產生負面情緒。有長輩的肌力衰退情況更加嚴重,無法自在行動導致情緒低落、憂鬱而甚至有自殺意念,這些都是我們最不樂見的。

視情況調整作法,增進長者運動動機
當解封後,我回到社區、機構實體上課,為了讓因受疫情狀況影響,體能退化的長者能循序的找回原有的體能,我先利用最簡單上肢的上舉、下肢的抬腳等等九大關節動作來評估如何規劃上課內容、需要給什麼的動作,能協助長者們盡快恢復基本的能力。

因此,教學者需要因應情況,彈性改變自己教學方式,例如,替長者們上課時的動作慢一點、講得更清楚點,每次上完課可以出一至二個動作給他們當功課,讓他們回去練習。長者們也會主動互相討論,感情更親密後,也會互相提醒記得練習。

每次看到因身體有狀況從來不想運動的長者,願意走出家門參與運動,是我最感動的。這些原本不想來運動的長輩,在鄰居、朋友的不斷邀請說服,嘗試來了一、兩次後越來越有成就感,直到課程告一段落,幾乎所有長輩都在問,老師何時再來呢?讓我感受到我的課程,改變了這些長輩的生活型態,也成功幫助他們找到更能享受樂齡的方式,長輩們漸漸變好的過程,不只是他們,也療癒了我。

通用的運動菜單
而針對可能有輕微失智、失能者、有癌症、糖尿病、輕度中風者、健康者等不同狀態的長者,依照其各種不同體能狀態,我設計一份能適應、且器材方便取得的運動菜單,如下。

運動課程內容分為:暖身運動、主要運動、緩和運動三部分,以長輩們在家也能以坐在椅子上的坐式運動為主,搭配以家中易取得的寶特瓶裝滿水作為運動器材(請依自身狀況選擇瓶子大小與內容物重量)。

暖身運動
伸展上肢與下肢肌群,並運用人體的四面做不同的動作,延展不的肌群。

主要運動
1.運用礦泉水做上肢肌力、肌耐力訓練,有轉、翻、丟、拋等,訓練反應能力、手眼協調力、速度等等。
2.下肢以礦泉水放置的地面上做下肢的股四頭肌肌群,有前面抬腳、點水瓶蓋,跨水瓶左右訓練下肢內外肌群,核心肌群等等訓練。

緩和運動
運用穴位拍打,從頭拍到腳,達到舒緩肌群的目的。 希望所有長者能從運動中學習正確動作,安全性、有效性的達到促進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