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突下的有效溝通
- 發布日期:
- 資料來源:文/林萃芬 (諮商心理師)
阿豪惠雯參與人資部門HR的行列多年,發現最棘手的狀況,莫過於處理同仁之間的衝突,有時候看似無關緊要的事情,也會引爆同仁的情緒。像曾碰過同仁為了開關窗戶的習慣不同,一個覺得悶,要開窗通風,另個覺得冷要關窗遮風,導致雙方產生肢體衝突,嚴重影響團隊的工作氣氛。
還有主管們為了爭取績效獎金、分紅比例而開戰,業務主管認為自己部門的功勞最大,幫公司賺進最大利潤,當然要得到實質回報;研發主管則強調自己部門的苦勞最多,為公司加班熬夜設計出最佳產品,理應獲得公平對待,怎可獨厚業務部門。兩邊主管說得都很有道理,惠雯夾在中間實在為難。
而最難化解的要屬主管與同仁的紛爭,部屬反應主管EQ低、口氣差,有語言暴力;主管抱怨部屬反應慢、效率低,常錯誤百出。面對同仁交相指責的衝突狀況,惠雯身為人資專員,除了當和事老,內心常常有深深的無力感,不知道自己還能夠做些什麼…….
辦公室裡的人際互動,由於每個人扮演的角色不同,難免會利益相抵,或意見相反,一個不小心就可能會引爆紛爭,一般常見的衝突類型有下面幾種:
1. 「情緒衝突」:最常在辦公室蔓延,如看對方不順眼,無論任何事情都給對方臉色看,甚至讓對方處處碰釘子,衝突的過程明顯以發洩情緒為主,而非著重於解決問題。
2. 「想法衝突」:起因於雙方思考邏輯不同而爭辯,最常發生在開會的時候;如沒有適時化解,可能會演變成「是非衝突」,彼此都想要贏得勝利,證明自己的看法是對的。
3. 「假性衝突」:較為麻煩,表面上沒有爭吵,但衝突已進入預備狀態,舉例來說,同仁間常常不太友善的互相挑釁揶揄、講話帶刺,導致辦公室的氣氛充滿火藥味,衝突一觸即發。
4. 「自尊衝突」:和個人面子有關,倘若覺得同仁讓自己丟臉,「羞愧感」往往會引爆激烈的衝突。
事實上,大多數人都很害怕面對衝突,有人會假裝衝突自動消失,有人會閃躲爭論,有人會採用權宜之計,營造問題已經處理好的假象,逃避真正問題的所在。
想要減少同仁間的衝突,可深入了解他們內心的真正想法,同理他們的辛苦付出,並尋求他們的支援,讓他們清楚知道自己對公司的貢獻是什麼,相對的公司會給同仁什麼回饋,自然減少衝突的發生。
協助身邊的人化解衝突,要先了解衝突的類型,其次觀察雙方的互動模式,找到衝突的源頭,才能對症下藥。當雙方都情緒高漲時,要先協助兩方消化情緒,等彼此情緒緩和下來,接著再展開理性溝通,找到有效的對話平台後,別忘了最後還要重建信任感,衝突才算完全消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