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歲了,日子怎麼過
- 發布日期:
- 資料來源:文/葉金川(中華捐血運動協會理事長)
今年農曆年前造訪花蓮壽豐鄉的樹湖櫻花步道,櫻花未全開,反倒梅花盛開。
「50而知天命、60而耳順、70而從心所欲」這是孔子提出的中老年後的生活智慧。古時候的人壽命短,所以沒有說活到80歲,生活要怎麼過?
平均壽命80年
現代人的平均壽命達80餘歲,台灣今年 (2025年)也正式進入超高齡社會了,獨居老人、老老照顧、老年悲歌的現象比比皆是,高齡族群們如果對生活沒安排,就會產生迷惘和徬徨,陷入深深的焦慮。
最美好的十年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曾發布一項報告指出,人一生中感到最快樂的高峰有兩個,其中一個就是69歲,如果以這個年齡為基準,前後延伸,可以說 65至74歲是人生最美好的時光。
對我來說,我的67歲是最美好的一年,那一年太太退休,我們有更多時間一起去旅行。我安排了六次有挑戰目標的國外旅行,例如在冰川划獨木舟、高空跳傘、走訪祕魯的古道、熊吞鮭魚⋯⋯等。
65至74歲雖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十年,但也有不少意外狀況。65歲那年我被診斷出罹患淋巴癌,經標靶治療後緩解;70歲時淋巴癌復發,歷經了標靶加化療;同年,新冠疫情爆發,整整三年我們無法自由的旅行。我在65歲的時候寫過一篇文章⟨給我十年,其餘免談⟩,目標是要好好的過十年,雖然十年來遇到不少意外來攪局,但我仍達到了目標。
邁向中高齡老人
依照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我已過了「年輕老人」進入「中高齡老人」的階段;從今年起,台灣就會邁入每五個就有一個是「法定老人」的社會,不論是年輕老人或是和我一樣的中高齡老人。而且獨居長者、老老照顧、或是有孤獨感、焦慮感、生活沒有目標的年長者處處可見,所以要怎麼做,才是好好過自己的中高齡生活?
根據衛福部的報告:活到75歲的老人,在75-84歲之間,男性有42.5%的機會會死亡,女性則有28%的機會死亡;顯然維持個人的健康絕對是這年齡間最重要的事!然而,說易行難,75歲以後,要沒有任何疾病是不可能的,但疾病和健康不一定是互斥,超過八成的75歲以上老人都至少有一項慢性疾病,需要學習和慢性病共存,適應身體的病況。
除了疾病之外,75歲以上老人需要特別預防的無形殺手就是「衰老」,特別是肌少骨鬆、關節病變無法正常行走、還有中風、失智等等,因為失能而臥床,一點一滴腐蝕了健康。
近日我就發現自己的手部肌肉力量漸漸衰退,在菜園工作的時候,我特意安排用鋤頭整理田地,藉此加強重訓,預防手部肌肉萎縮。
75歲的生日禮物
我的75歲生日即將到來,我就想抓住年輕老人的尾巴,特別的安排了兩趟旅行;一個是到日本,走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的朝聖路線-熊野古道,預定每天走10公里,合計十天走 100公里。另一趟是到美國優勝美地公園露營七天,我想,這應該是我安排的最後一次露營旅行了,往後,旅行應該會調整為比較輕鬆的方式了。此外,在我75歲生日當天,要出版一本書,作為自己的特別的生日禮物。
你活著就好
有一天,我問我太太,年紀大了,有沒有希望我為妳做些甚麼?她回我說:「你活著就好。」
想想也是,活著陪伴她是我最主要的工作,太多規劃是不切實際的。雖然很多人主張老人要「一路玩到掛」,但這不需要等到以後再做,也不需要太多規劃,隨時隨地、想到就去做,隨時都可以開始!
快樂的泉源是什麼?
75歲老人的快樂泉源會是什麼?我想絕對不再是吃喝玩樂了!
有一次,我坐計程車到了目的地跳錶180元,我給司機 200元,告訴他不用找零,我能感受到他發自內心的欣喜,不住的說謝謝。
另一次,看到路邊有賣蜜糖番薯的小販,我沒有特別愛吃番薯,只是想幫他個忙,沒想到,覺得非常好吃,快樂的感覺不亞於吃山珍海味!
快樂的來源有很多,例如做資源回收、種樹、養雞、寫寫小品、泡杯綠茶⋯⋯,做這些事情時,得到的回饋和莫名的價值,會多於付出的實際成本。因此,年紀大了,要把金錢用在會讓自己開心、有價值的事物上。
做好所有的準備
最近和幾個朋友聊到自主醫療,發現不少朋友都辦了。我很早就決定,如果年邁生病,不要做任何為了延長壽命的醫療,例如不用呼呼器、洗腎⋯⋯;甚至若是罹癌,也不要再做化療,接受順其自然的治療方式就好。
75 歲後,更加感覺需要要先做好所有的準備,例如自主醫療、預立遺囑、對善終、告別、喪葬等要有準備。該來的一定會來,沒有人能躲掉,不如先做好心理和實質的準備。
80歲後一切隨緣
當我過 80歲生日時,我想要吃豬腳麵線慶生,不需擔心三高、體重的問題,吃得下、吃的快樂比較重要。
我也想在80歲生日當天,辦理生前告別式,和出席的親朋好友們,好好的告別。前些日子,和剛過80歲生日的楊志良聊天,我說:「我給你一個目標,就是來參加我80歲時的生前告別式。所以你要給我好好活著,準備好講稿來參加!」他笑著答應,會好好努力撐到那天來參加。
當然,過了80歲,已經夠本了,每一天都是賺到的一天。跟太太、兒子、孫子多安排團聚可能是最主要的功課。
太太說:聚餐吃蛋糕慶祝,好像是太俗氣老套了。
我說:那來安排全家一起登山,在台北,就去爬姆指山,就在台北家的後面;在花蓮,就爬鯉魚山,就在我花蓮家的後面。
哈哈!真有創意的安排,順便把ㄧ生「仁者樂山」的智慧財產,傳給大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