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固社會連結,擁抱樂齡生活|董氏基金會華文心理健康網

主意境區

鞏固社會連結,擁抱樂齡生活

朋友父親年輕時工作忙碌,退休後待在家中卻因角色轉換不太適應,變成「躲」在家裡,不僅降低社會參與,也減少與家庭成員的互動。有抽菸習慣的他,因此更常藉此作為紓壓,菸癮大大加重,明知對身體不好,仍菸不離手。

許多長輩年屆退休後,可能因為離開習慣的工作環境,減少外出活動或人際互動,容易因此感到孤單與寂寞。這樣的狀況可能是因為社會連結脆弱而造成,因為社會連結與身心健康關聯密切,若無法改善則易出現憂鬱、躁鬱等情緒,甚至更疏離既有的社會團體,變成一個惡性循環。


長輩的「無角色感」形成孤獨感

「社會連結」是指社會成員參與社會活動及社會制度的互動關係,以及個體在社會中扮演的角色。我們扮演的「角色」涵蓋了一般人與人的互動,包括家庭、政府或社會組織的互動。

現今台灣年長者在社會扮演的角色較單一,明明扮演著代表自己身分的角色,卻狀似失能,無法發揮其角色的功能,而出現「無角色」的狀況:如爺爺照顧孫子,卻無法和孫子找到共通話題,因此覺得自己與小朋友疏離。當功能不彰顯,照顧孫子的角色就會變得模糊。這種「無角色感」會讓長者覺得自我存在感模糊,因為長者(爺爺)找不到實踐角色功能的場域(想照顧孫子卻無法在照護的情況下與孫子建立社會連結),進而與家庭、朋友甚至整個大社會產生疏離感。雖然社會與科技日益進步,拉近社會成員的物理距離,但許多人還是會感到孤獨與疏離,正是因個體無法定義社會角色,而長輩容易有無角色感,可能有以下兩個原因:
1. 退休後角色轉換不順暢:老人家退休前若沒有預先規劃,容易找不到自身定位。
2. 數位世代改變溝通方式:現代與過往較單純的生活機能已相差甚遠,追不上科技變化的年長者不知自己可扮演什麼角色。例如:無法順利使用通訊軟體與兒孫聯繫。

情感、物質、自我價值與資訊缺一不可

想了解年長者為何容易出現「無角色感」的狀況,除了可從長輩與各個人際團體的互動觀察,也可先從社會連結具備的4個功能,進而了解年長者可能缺乏與需要補足的功能面向:
1. 情感性的補足。人自出生起便需要情感性的連結,透過相處補足情感性的陪伴。
2. 物質上的支持。假如長者的物質生活匱乏、經濟困頓,需要他人協助或支持時,社會連結較強的長者可能會主動尋求幫助,或是有較廣的人脈,比較容易得到親人或好友的協助。
3. 彰顯自我價值。習慣藉工作獲得自我價值與收入,退休後的年長者一時失去與社會相連的資源,薄弱的連結容易讓他們不清楚自己的社會角色,社會功能及自我價值因此降低。
4. 資訊足夠才能適應社會。若社會連結脆弱,接收資訊的管道也會有所不足,時代在進步,資訊竄流的速度非常快,若沒有接收到足夠的資訊量,容易與他人有話題隔閡或是錯過重要資訊,導致自身與社會間的連結降低。

鞏固社會連結建議這樣做

若年長者在社會連結的功能較為薄弱,可透過日常生活的規劃,增進自己的社會技巧、維繫與親友的交集,鞏固自己與社會的連結,以下做法可供參考:

 家人:規劃家庭活動時,可邀請長輩一同規劃適合行程,也可賦予長輩分配家庭職務,但以其能勝任的為主;長輩也可表達主動參與的意願,或組織活動(如請客、野餐)協助家庭運作,因為家庭是最緊密的社會連結。
 朋友、鄰居:平日以通訊軟體和朋友聯繫外,但還是要舉辦實體活動相聚,可一起參加課程(例如學樂器、畫畫)、爬山等等。當群體中一人有某個興趣,也容易帶領其他人參與,進而鞏固彼此的情誼與社會連結;也可以常與鄰居交談,或主動參與管委會,增加交流的機會,也可一同參與適合長者的社區活動。
 市府單位活動、地方社區大學:現在有許多單位舉辦讓樂齡人士參加的活動,如社區中心的電腦課程,或是社區大學,讓年長者聚在一起,透過各式課程建立不同社會連結,也增加參與社會活動的機會。
 文化中心、博物館:自己或是與家人一起逛逛人文空間,除了維繫社會連結,也可了解社會中不同的人生經驗與見解。
 群體運動習慣:參與公園的太極、氣功課或攜伴散步,以群體活動為主。因有氧運動可降低身心疾病發生機率,也能預防憂鬱,同時團體運動可以厚實社會網絡,更能鞏固友誼。


(諮詢/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 教授兼所長 董旭英;
整理/董氏基金會 心理衛生中心企劃教育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