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全國民眾憂鬱認知與紓壓方式之相關性調查」|董氏基金會華文心理健康網

主意境區

2013年-「全國民眾憂鬱認知與紓壓方式之相關性調查」

根據董氏基金會 2013年最新調查結果顯,全國1 8 歲以上成年人,約 209 萬名國人有明顯憂鬱情緒 ,有定時定期運動習慣者,其有明顯憂鬱情緒的比無定時定期運動者低。

  今年董氏基金會進行「全國民眾憂鬱認知與紓壓方式之相關性調查」,共發出5,880 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為 4,018 份。結果發現 11.0%的民眾有明顯憂鬱情緒,需尋求專業協助。若以內政部 102年人口統計數據來看,18 歲以上人口數約 1,900 萬人換算,全國約有 209萬人有明顯憂鬱情緒,需尋求專業協助。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組主任葉雅馨說明,從調查結果發現:民眾憂鬱情緒持續兩周及兩周以上者,比兩周以下者,有明顯憂鬱情緒,需尋求專業協助的比例高。女性比男性憂鬱。若總是選擇以「去運動」、「參與社團」、「去藝文活動」、「觀看體育賽事」為紓壓方式比選擇其他紓壓方式者,有明顯憂鬱情緒需求助專業或醫療的比例低,且達顯著。若總是選擇以「抽菸喝酒」、「大吃大喝」、「不管他」為紓壓方式比選擇其他紓壓方式者,有明顯憂鬱情緒需求助專業的比 例高,且達顯著,而且無論男女,去運動與做家事入列為有效的紓壓方式。有定時定期運動 習慣者,每五人中僅有一人,進一步分析發現「定時定期運動半年以上,已有運動習慣者」的 憂鬱傾向比「無定期運動,也不打算運動者」低。

  她建議,當對自己或親友的情緒狀況感到疑慮時,不妨善用各種資源來幫助自己,像是網站提供的線上篩檢、用智慧型手機下載 DS 憂鬱情緒檢測 APP 來檢視自己的情緒,或進一步尋求 醫師專業的評估。另外,每一個人的運動紓壓方式並不一定相同,需努力習慣或養成令自己愉快又有效的紓壓方法。

  董氏基金會執行長姚思遠也表示,調查中發現,每10 個民眾就有 3 個表示身邊有罹患憂鬱症的親友,在憂鬱與憂鬱症的認知上,僅有不到四成的民眾清楚知道憂鬱與憂鬱症的不同。顯示憂鬱症防治工作更需加強及更多資源的投入。董氏基金會長期推動憂鬱症防治宣導工作,像舉辦校園情緒講座、製作各式宣導教材,同時也以「運動紓壓」為軸進行推廣,希望藉由這些 方案,呼籲大眾更重視憂鬱症防治。

  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系主任劉嘉逸則表示,其實憂鬱就如同快樂、悲傷一樣,是我們的正常情緒反應,只要能正常、適當、適時的紓解,就不會對我們的生活造成影響,只是當出現 情緒持續低落、過去感興趣的事,現在提不起勁、失眠或睡臥不起、對未來感到絕望、容易 感到疲倦甚至是出現自殺念頭,且上述症狀至需持續兩個星期,幾乎天天出現至五種以上 症狀,並包含第一項及第二項。就有可能是罹患憂鬱症,需尋求專業診斷。

  曾經罹患憂鬱症的閃電(人名)也特別出席記者會,她說曾經陷入憂鬱情緒而遲遲無法走出來,對任何事情沒有興趣,吃不好也睡不好,周遭的人很擔心,後來,她開始與朋友參加 登山活動,經過一次次攀登,發現心情逐漸好轉,特別是在登上山頂時,可眺望山下的景色, 觀賞著所待過的城市,心情便不自覺好起來,所以現在只要假日沒有安排其他活動,一定會邀 請朋友一起去爬爬山,能幫助自己有效改善低落的情緒。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休閒運動保健學系徐錦興教授提出建議,運動需依個人身體狀況量力而為,根據 WHO 資料說明,18~64 歲成年人應每周累積達 150 分鐘的中等費力身體活動或 75 分鐘 的費力身體活動,每次至維持 10 分鐘。如沒有運動習慣的人,不妨將運動與生活作結合,像 走樓梯或提早一站下車,是開始運動的好方法。如何跨出運動的第一步,便是先了解周遭的 運動環境,可善

用像是體委會建置的「運動地圖」網站,其次透過加入相關社團或是邀請親朋 好友一起進行運動,增加自己運動的誘因。透過自己努力及他人的幫助下,讓運動也成為生活的一環。  

全國民眾憂鬱認知與紓壓方式之相關性調查

一、調查單位:董氏基金會

二、受試協助單位:全國40所學校、26所社區大學與29個鄰里辦公室

三、調查分析報告:葉雅馨(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組主任)

四、調查分析指導教授:胡維恆(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 顧問醫師)           

                      邱弘毅(臺北醫學大學 副校長)

                      林家興(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教授)

                      董旭英(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 所長)

                      張本聖(東吳大學心理學系 副教授)

五、統計資料處理:謝秉廷、林明潔、戴怡君

六、調查執行:謝秉廷、林明潔、戴怡君、李麗亭、王秋婷、藍聖翔、許涵婷、蔡慧雯、林于脩

七、調查目的:1.了解民眾憂鬱情緒分布現況

       2.了解民眾對憂鬱症的認知程度

       3.了解民眾的紓壓方式及運動現況

       4.了解民眾紓壓狀況與憂鬱情緒之相關

八、調查時間:2013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