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董氏基金會華文心理健康網

主意境區

2018年

校園心理健康實務工作者齊聚呼籲,與其善後不如著力預防教育  


  近來校園發生多起意外事件,如感情暴力、傷害、自殺、霸凌等等,與學生心理健康問題都有高度關連,繼2017年拜會總統府、衛福部提出『國家心理健康促進建言』,中華心理衛生協會、台灣精神醫學會、中華民國諮商心理師公會全聯會、中華民國臨床心理師公會全聯會與董氏基金會等共68個相關心理健康團體,今、明(3、4)日於台北實踐大學進行「2018 年心理健康促進聯合研討會: 從邊緣到主流-校園心理健康促進實務」,這是第一次有這麼多單位針對校園心理健康努力,現場更有數百位校園心理健康實務工作者參與,除了提出心理健康促進策略、連結心理健康資源網絡外,更有別於傳統從上到下的講課模式。   

  董氏基金會謝孟雄董事長表示,在2004 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即正式宣示「沒有心理健康,就不算健康 (no health without mental health)」,就是在提醒我們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希望透過此次研討會,發掘國內優秀的校園心理健康促進方案與人才,同時也讓各機關、團體有機會相互認識與學習,進而達到資源整合與合作連結,幫助並減少亞健康族群(表面看起來健康其實不健康者)。 

  中華心理衛生協會張珏理事長表示,根據教育部大學校院課程資源網的統計可發現,以全國大專院校1 0 6年上學期的課程來查詢,修心理健康和心理衛生相關課程為3,670人次,僅占全國大專院校學生人數約130萬中的3‰;而全國大專院校173個學校中,開立心理健康和心理衛生課程的僅有5 0校,占28.9%,因此她呼籲學校應該要有心理健康及心理衛生的相關課程,增加學生心理韌性及心理健康知能,以達成學生的幸福感、對生活感到有意義、能自助助人、人我關係係良好、對社群有貢獻,她也強調,促進全人心理健康不分男女老幼,其中孩童的心理健康為首要,凝聚校園第一線工作者共同守護學生的心理健康,散播心理健康種子。   

  代表教育部長潘文忠出席的教育部學生事務及特殊教育司司長鄭乃文表示,校園中除了學生,也包括老師、學校工作人員的心理健康,未來將與衛福部共同推動,健全學生輔導工作,建立友善校園。以尊重、同理、安全、健康等正面表述取代原先反毒、反黑、反霸凌等負面用語。他也提醒民眾,每天覺察自己情緒的重要性。衛福部心理及口腔健康司司長諶立中表示,家庭結構瓦解,支持力量減低,3C產品可能對孩子思考的內涵及結構產生影響,校園是提供孩子學習人我關係的最佳場域。   

  本次研討會邀請多位第一線教育工作者(涵蓋國小、國高中與大學)進行實務經驗的分享。立法委員尤美女、李麗芬也特別蒞臨表示因輔導人力配置制度,以至於偏鄉及矯正等學校缺乏輔導系統,建議強化社區教育,建立評估機制,使資源可被充分運用,尤美女立委提醒心理健康促進的確需要跨領域整合及融入式教育。

  會議現場分享內容從初級預防、諮商輔導到醫療相關含括整個三級預防機制,例如由桃園市快樂國小周文文護理師的「品嚐生命的厚度-吃飯趣」、雲林縣水碓國小張美玲護理師的「神奇的傑克」、劉子維臨床心理師的「協助特教學生求學最後一哩路」、林昱芳諮商心理師的「大專院校情侶正向互動工作坊方案」與蕭火在董氏基金會教育委員的「學童體驗老化方案」,都引起在場心理及教育工作者關注。

 

預防勝於治療,挽救校園危機,就從心理健康教育開始

  跨單位合作,擴大心理健康資源地圖,是提升校園心理健康的第一步!4日由中華心理衛生協會、台灣精神醫學會、中華民國諮商心理師公會全聯會、中華民國臨床心理師公會全聯會與董氏基金會等共68個相關心理健康團體,共同於台北實踐大學舉辦之「2018 年心理健康促進聯合研討會: 從邊緣到主流-校園心理健康促進實務」,現場數百位校園心理健康實務工作者齊聚一堂,分享自身實務經驗與提出建言。   

  董氏基金會姚思遠執行長引述一篇發表於哈佛精神醫學評論期刊的研究指出,推動校園心理健康促進方案能對兒童情緒、行為及學業成績產生正面影響,且適用於不同的文化及教育體系。在美國、澳洲、英國及歐洲、南美多個國家都已有多所學校規模化實施校園心理健康促進方案,甚至有些國家已將其制定為政府推動政策。

  他提醒,校園生活中不應只注重在校課業,關於未來的生活當中許多相關的議題,都可以從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開始。期望透過民間團體的努力,讓政府能夠借力使力,建立學校心理健康資源地圖,提供教師及家長了解如何營造良好的校園心理健康環境的方式及校園提供的心理健康資源。   

  特別出席的衛生福利部心理及口腔健康司科長詹金月指出,衛福部將心理健康政策的重點由「次段」與「三段」預防轉變為「初級」預防,為強化全民心理健康,提供「心快活」學習平台、社區心理健康駐點及安心專線等服務。她呼籲心理健康應融入所有政策,透過跨部會整合強化社會安全網。   

  多名心理健康連署單位代表也來到現場分享校園心理健康促進實務經驗,臺灣網路成癮防治學會理事長柯慧貞說明,臺灣缺乏本土性調查資料,建議透過國內調查結果轉化為校園方案及相關教材,提升安全健康的使用網路行為。臺灣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會理事長高淑芬強調青少年時期的拒學、憂鬱、焦慮等症狀常被否認或隱匿,導致延誤治療。期許學校老師、家長對心理健康有正確認知、去汙名化,幫助有需要的孩子即早治療。臺灣輔導與諮商學會理事長田秀蘭認為,透過舉辦專欄、各式活動及校園講座、跨領域整合,往輔導人員精進專業知能,成為學生第一時間傾訴、尋求的對象。臺灣應用心理學會理事長李宏鎰分享成立「哇賽心理學」網站,以輕鬆有趣的方式,將心理健康知識科普化,吸引大眾關注。他呼籲強化校園情緒相關課程,達到真正落實。張老師基金會執行長林聯章表示,青少年成長過程需要被了解、理解,建議老師與家長幫助孩子找到自信、適應學校環境,擁有良好心理彈性。臺灣諮商心理學會理事長李玉嬋表示,現在已有部分學校將校內空地轉為長照據點,提供學生學習同理長者的機會。她也提醒應整合心理健康資源,提出BMI(Be-friend、Mindfulness、Identity),將心理健康指標具體化。   

  參與本次研討會的各心理健康團體代表對於校園心理衛生議題共同提出幾點建言:一、提供更多元的情緒教育教材,二、提供老師自我成長的機會,及對心理健康促進的認識,三、網路安全的使用,及如何善用網際網路及社群,也是心理衛生促進的一環,四、教導家長認識孩子的心理健康課程(所有的心理健康問題,有四分之三是在兒童青少年時期出現的)。   

  會議第二日分享內容含括整個三級預防機制,像是陳貴柱臨床心理師的「建立學校與醫療之三級預防網絡」、臺北市立中崙高中吳惠倩輔導老師的「媒體中社會案件報導對國中生情緒之影響」、黃揚文臨床心理師的「大專校園中的自助助人:NTU PEERs計畫」、洪菁惠助理教授的「敘說正念團體與自我療癒經驗」、顏正芳醫師的「同性戀與性別不符常規知兒童青少年遭受霸凌所造成之影響和預防介入」、陳質采醫師的「校園中的特殊學生的精神健康與心理健康促進」,提供現場教育工作者不同的思考方向與實務經驗。也歡迎心理相關團體持續關心及加入心理健康促進的單位連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