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新研究指出:暫時提高體溫能改變大腦中血清素水平,緩解憂鬱症狀,效果可達6個星期。
該研究刊登於5月12日網路《美國醫學會雜誌-精神病學》。來自威斯康辛大學的研究者Charles Raison博士表示,該研究目的是希望能在憂鬱症治療上找出比現有抗憂鬱劑更快速有效的治療方式。研究協同作者,科羅拉多大學波德分校整合生理學副教授Christopher Lowry表示,憂鬱症與反覆思慮有關。讓身體發熱,可能強迫人們將注意力從負面的想法轉移到周遭環境上。
研究者使用類似帳篷、全身加熱的裝置,將隨機選出的患者體溫加熱至華氏101.3度。患者進入這個裝置後,紅外線燈和熱線圈在胸部和腿部加熱。一旦他們的體溫升高,加熱裝置就關掉,讓患者冷卻1小時。
研究者發現60%的患者對治療有反應,而40%的患者達到憂鬱症緩解的標準。研究者對於治療效果在6週後仍然持續感到詫異。參與者的自我報告也顯示,憂鬱症狀已輕微改善。至於治療所造成的不良影響則非常少。
(本文譯自<每日健康新聞>(HealthDay News),May 16, 2016,Could Inducing Brief, Mild 'Fever' Help Ease Depression?)
本文由戴怡君撰文、黃嘉慈摘譯,感謝長庚醫院精神科副教授級主治醫師劉嘉逸審稿
|